翻译
凡是颜色娇艳妩媚的花朵,大多不太芬芳;花瓣重叠繁复的,大多不结果实。
要兼备众长实在太难了啊!
能够同时具备这些优点的,恐怕只有莲花吧?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六十九】的翻译。
注释
娇媚:娇艳妩媚,指色彩浓丽。
瓣之千层:重瓣花,如牡丹、菊花等。
结实:结果实,单瓣花更易授粉结果。
全才:兼具多种才能的人或物。
莲:荷花,兼有娇艳色彩、清幽香气、单瓣可结实(莲蓬)等特质。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六十九】的注释。
评析
本条以赏鉴花卉为表,探讨“全才”哲学为里。首句通过两组对立观察——“娇媚者不香”与“千层者不实”,揭示造物忌盈的普遍规律;次句“甚矣全才之难也”转为慨叹,将具体现象提升至人生哲理高度;末句以“其惟莲乎”的反诘收束,既给出特例答案,又留下思索空间。全文在42字中完成“现象-规律-感悟-例证”的完整逻辑链,体现清言小品“片言明百意”的特质。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六十九】的评析。
赏析
此条创作于清初文化反思背景下,通过花卉审美寄托人才观: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以“色-香”“瓣-实”两组矛盾属性,隐喻人才难以兼具文采与德行、形式与功用的普遍困境;
托物言志的象征体系:莲花在传统文化中本具“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意象,此处更赋予其“全才”新解,反映明清之际对理想人格的重新定义;
雅俗交融的审美趣味:将士大夫的赏花雅趣与实用性的“结实”要求结合,体现清初实学思潮对文艺观的影响。
结尾“其惟莲乎”的设问,既是对周敦颐《爱莲说》的隔代回应,更暗含对完美人格虽难至而心向往之的追求。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六十九】的赏析。
辑评
尤谨庸曰:全才必为人所忌,莲花故名君子。
清·江含春《楞园诗说》:“张山来以赏鉴家眼作哲学家语,《幽梦影》中此则尤见理趣。”
近代·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张潮懂得欣赏不完美的哲学,却仍在莲花身上发现完美的奇迹,这是中国人最可爱的矛盾。”
现代·李茂肃《清人小品》:“‘全才难也’四字道尽古今才士之悲,而莲花之喻则寄寓着对理想境界的永恒追寻。”
以上为【幽梦影 · 卷一 · 六十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