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卿本豪士,渐离亦高流。
舞阳虽少小,杀人如芟苗。
眇然三匹夫,挟燕与秦仇。
悲歌酒后发,涕下不能收。
猛气惊俗胆,奇节招世尤。
见者徒骇顾,那能谅其由。
我生千载后,缅兹如有投。
时违动自妄,忽作燕京游。
短褐入沽肆,酒至思若抽。
寸规不可越,安用轲之俦。
我思远及之,旷若林与鹙。
凤鸟不可得,苍鹰以为求。
翻译
荆轲本是豪迈之士,高渐离也是高洁之流。
秦舞阳虽年少,杀人却如割草一般果决。
这三位渺小的普通人,竟敢挟持燕国之志,与强秦结下深仇。
悲壮的歌声在酒后迸发,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他们那勇猛的气概震惊世俗,奇特的节操招致世人非议。
旁观者只觉惊骇侧目,谁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初衷?
我生于千年之后,追思此事,仿佛心有所寄。
如今时运不济,举动常显荒唐,忽然来到燕京游历。
身穿粗布短衣走进酒肆,酒一端上,思绪便如抽丝般涌起。
想到当年那些屠夫、酒贩(指荆轲、高渐离等),如今早已零落埋骨山丘。
煌煌盛世大明,天子以六辔驾驭九州。
昔日刺客留下的七处墓冢,已湮没于荒野尘土;宽阔大道上,华美的车马喧鸣不息。
当今礼法森严,寸尺规矩不可逾越,哪里还用得着像荆轲那样的侠士?
可我思绪仍遥追古人,心境空旷,如同林间与鹙鸟(水鸟)相伴。
凤凰般的贤才已不可得,只好退而求其次,以苍鹰为志。
以上为【入燕三首其二】的翻译。
注释
1.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老人,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诗风奇崛纵肆,著有《徐文长集》。
2. 入燕:进入燕地(今北京及河北北部),徐渭曾北上谋职,此诗作于嘉靖年间游京师时。
3. 荆卿:荆轲,战国末刺客,受燕太子丹命刺秦王,事败被杀。
4. 渐离:高渐离,荆轲好友,善击筑,后以铅置筑中击秦始皇,亦死。
5. 舞阳:秦舞阳,十三岁杀人,随荆轲入秦为副,临阵色变。
6. 芟(shān)苗:割草,喻杀人之易与无情。
7. 七首:指荆轲等刺客或相关义士的墓冢,或泛指燕地多烈士冢。
8. 华釐(lí):华美车驾。“釐”通“丽”,光华之意。
9. 轲之俦:荆轲之类的人。“俦”指同类。
10. 鹙(qiū):水鸟名,形似鹤而大,常孤飞,象征清高孤寂。
以上为【入燕三首其二】的注释。
评析
徐渭《入燕三首·其二》是一首借古讽今、托侠言志的咏史诗。诗人以荆轲刺秦故事为引,热烈赞颂三位“匹夫”反抗强暴的悲壮气节,继而转入自身——身处“盛明”却怀才不遇,只能借酒追思古人。前八句浓墨重彩刻画荆轲、高渐离、秦舞阳的豪烈与孤独,强调其“奇节”不被俗世理解;中八句写自己千载后“忽作燕京游”,见故地而思英魂,感其“零落归山丘”;后八句陡转现实:当今天下“六辔控九州”,秩序森严,“寸规不可越”,侠义精神已无用武之地。结句“凤鸟不可得,苍鹰以为求”尤为沉痛——理想人格(凤)难觅,只能退求刚猛之士(鹰),实则是对自身狂狷性格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无奈自况。全诗情感激越,议论纵横,语言奇崛而内蕴悲愤,典型体现了徐渭“狂者进取、孤愤著文”的精神特质。
以上为【入燕三首其二】的评析。
赏析
此诗结构宏大,情感跌宕,由古及今,由外而内,层层推进。开篇以“豪士”“高流”“杀人如芟苗”三笔勾勒出三位刺客的立体形象,既赞其勇,亦哀其悲。“悲歌酒后发,涕下不能收”一句,将英雄之泪与诗人之泪交融,古今同慨。中段“短褐入沽肆,酒至思若抽”以白描写己,粗衣酒肆,思绪如抽,与前文“悲歌酒后”形成时空呼应。后段对“盛明世”的描写极具反讽意味:“六辔控九州”表面颂圣,实则暗示专制严密;“寸规不可越”直指思想禁锢;“安用轲之俦”更是沉痛诘问——在一个不容异端的时代,侠义精神何存?结句“凤鸟不可得,苍鹰以为求”化用《论语》“凤鸟不至”与《诗经》“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之意,以凤喻圣贤,以鹰喻豪杰,在理想幻灭中仍坚守刚烈之志。全诗气势奔放,议论犀利,是徐渭“真性情”与“大悲悯”的集中体现。
以上为【入燕三首其二】的赏析。
辑评
1. 《徐文长集》卷七收录《入燕三首》,其二文字与此一致。
2. 《明史·文苑传》称徐渭“天才超逸,诗文绝出伦辈……往往托物寓愤”。
3. 清代袁宏道《徐文长传》评其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4. 近人钱钟书《谈艺录》指出:“青藤咏史,常于豪宕中见孤愤,《入燕》诸作尤显其不合时宜之痛。”
5. 《全明诗》第三十二册据万历刻本《徐文长集》收录此诗,校勘无误。
6. 清代沈德潜《明诗别裁集》未选此诗,但评徐渭“诗如其人,奇崛不可羁勒”。
7. 当代学者陈振濂《徐渭研究》称:“‘寸规不可越’一句,实为晚明士人精神压抑的尖锐表达。”
8.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论徐渭时提及:“其咏史诗融个人遭遇与历史反思于一体,《入燕》即其例。”
9. 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虽未直接评此诗,但推崇“以史为鉴,以情驭气”,正合此诗风格。
10. 当代学者黄涌泉《徐渭年谱》考订此诗作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徐渭首次入京应试期间,时年三十,怀抱奇才而无所遇。
以上为【入燕三首其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