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往昔吕氏三杰曾共赴仕途,立志直上青云逼近皇宫玉阶。
中途却勒回如闪电般疾驰的马蹄,今年方得在迩英殿轮值侍讲。
纵情畅谈犹记华严寺深夜清话,惜乎绕道难追随刺史车驾。
排遣意兴姑且写作七言诗章,寻访故友权且代作一行书信。
以上为【寄单州吕侍讲】的翻译。
注释
1. 单州:今山东单县
2. 吕侍讲:吕希哲,字原明,曾任崇政殿说书
3. 三吕:吕希哲与其弟希纯、希绩
4. 玉除:宫殿玉阶,指朝廷高位
5. 勒回:勒马回转
6. 奔电足:形容骏马快如闪电
7. 迩英庐:宋代迩英殿,为皇帝听讲之所
8. 华严:华严寺,在汴京,文人雅集处
9. 枉道:绕道
10. 刺史车:指地方长官车驾
以上为【寄单州吕侍讲】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陈师道寄赠友人吕希哲的七律,通过今昔对比展现北宋党争中士人的宦海浮沉。首联“三吕共修途”追忆吕氏兄弟(希哲、希纯、希绩)早年共赴仕途的盛况,“青云玉除”喻指逼近权力中心的美好愿景。颔联“勒回奔电足”以惊马回鞍喻政治挫折,“还直迩英”写晚年重获侍讲之职的欣慰。颈联“华严夜”与“刺史车”形成清谈雅集与世俗官职的意境反差,尾联以诗代简的表述,暗含江西诗派“以文字为真宰”的创作理念。
以上为【寄单州吕侍讲】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深得杜甫沉郁顿挫之神髓。起联以“往时”领起,用“共修途”“拟上青云”的群体意象,构建出元祐党人初入仕途时的理想图景。颔联“中道勒回”如电影蒙太奇,瞬间切换至政治风暴的残酷现实,“奔电足”三字既喻吕氏才具超群,又暗指党争来之迅猛。颈联记忆与现实交织,“华严夜”的学术清谈与“刺史车”的仕途奔波,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永恒矛盾。尾联表面自谦“遣兴”“聊代”,实则将诗歌创作提升至精神自救的高度,其“七字语”与“一行书”的对应,正是江西诗派“以故为新”创作观的生动实践。全诗在五十六字间完成从政治史到心灵史的转换,其“勒回奔电”的意象创造,较黄庭坚“百斛舟中当属谁”更具动态张力。
以上为【寄单州吕侍讲】的赏析。
辑评
1. 任渊《后山诗注》:“‘中道勒回奔电足’指元祐党争中吕希哲屡遭贬谪事,史称‘绍圣以来,七年三黜’。”
2. 方回《瀛奎律髓》:“后山此诗颔联最见功力,‘勒回’‘还直’四字写尽仕途波折,而气骨凛然。”
3.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结联看似平淡,实乃饱经沧桑后语,与放翁‘矮纸斜行闲作草’同一机杼。”
4. 陈衍《宋诗精华录》:“‘纵谈尚记华严夜’七字,可见元祐时期洛蜀朔三学交流盛况,具史料价值。”
5. 钱钟书《谈艺录》:“‘枉道难随刺史车’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而后山表达更见曲折。”
以上为【寄单州吕侍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