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鸟闲栖亭树枝,绿樽仍对菊花篱。


许询本爱交禅侣,陈寔由来是好儿。


明月出云秋馆思,远泉经雨夜窗知。

北极长尊报圣期,周家何用问元龟。


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


阊阖回临黄道正,衣裳高对碧山垂。

南宫使者有光辉,欲拜诸陵瑞雪飞。


蘋叶已修青玉荐,柳花仍拂赤车衣。


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

造化多情状物亲,剪花铺玉万重新。


闲飘上路呈丰岁,狂舞中庭学醉春。


兴逸何妨寻剡客,唱高还肯寄巴人。

严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开。


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


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竹寺题名一半空,衰荣三十六人中。


在生本要求知己,垂老应怜值相公。


敢望燮和回旧律,任应时节到春风。

练思多时冰雪清,拂衣无语别书生。


莫将甲乙为前累,不废烟霄是此行。


定爱红云燃楚色,应看白雨打江声。

向年擢桂儒生业,今日分茅圣主恩。


旌旆仍将过乡路,轩车争看出都门。


人间文武能双捷,天下安危待一论。

大明宫殿郁苍苍,紫禁龙楼直署香。


九陌华轩争道路,一枝寒玉任烟霜。


须听瑞雪传心语,莫被啼猿续泪行。

天低荒草誓师坛,邓艾心知战地宽。


鼓角迥临霜野曙,旌旗高对雪峰寒。


五营向水红尘起,一剑当风白日看。

百张云样乱花开,七字文头艳锦回。


浮碧空从天上得,殷红应自日边来。


捧持价重凌云叶,封裹香深笑海苔。

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


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


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

自知顽叟更何能,唯学雕虫谬见称。


长被有情邀唱和,近来无力更祗承。


青松树杪三千鹤,白玉壶中一片冰。

武皇金辂辗香尘,每岁朝元及此辰。


光动泉心初浴日,气蒸山腹总成春。


讴歌已入云韶曲,词赋方归侍从臣。

卫多君子鲁多儒,七岁闻天笑舞雩。


光彩春风初转蕙,性灵秋水不藏珠。


两经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禀气殊。

明朝晴暖即相随,肯信春光被雨欺。


且任文书堆案上,免令杯酒负花时。


马蹄经历须应遍,莺语叮咛已怪迟。

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骧骤马晓光晴。


入门百拜瞻雄势,动地三军唱好声。


玉勒回时沾赤汗,花鬉分处拂红缨。

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


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知因公望掩能文,誓激明诚在致君。


曾罢双旌瞻白日,犹将一剑许黄云。


摇窗竹色留僧语,入院松声共鹤闻。

应将清净结心期,又共阳和到郡时。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朱栏迢遰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一清淮甸假朝纲,金印初迎细柳黄。


辞阙天威和雨露,出关春色避风霜。


龙韬何必陈三略,虎旅由来肃万方。

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


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


浮萍摇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堕沙。

苍茫临故关,迢遰照秋山。


万里平芜静,孤城落叶闲。


露浓栖雁起,天远戍兵还。

天倚王师静沙漠,年年寒食并州乐。
珠华相压驾重。

海鹤一为别,高程方窅然。


影摇江汉路,思结潇湘天。


皎然仰白日,真姿栖紫烟。

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


气润晚烟重,光闲秋露多。


翠筠入疏柳,清影拂圆荷。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


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

宫中月明何所似,如积如流满田地。


迥过前殿曾学眉,回照长门惯催泪。


昭阳昨夜秋风来,绮阁金铺情影开。

北斗南回春物老,红英落尽绿尚早。


韶风澹荡无所依,偏惜垂杨作春好。


此时可怜杨柳花,荣盈艳曳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