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上公承诏出蓬莱,立马风烟万里开。


赐履已分无棣远,舞戈还见有苗来。


牙前部曲多收绩,幕下宾僚更倚才。

几欲相寻与愿违,今朝始得过禅扉。


磬声穿竹山房远,屐齿粘苔石径微。


幽鸟每同驯鸽下,高人闲与老僧依。

层构初成百战终,凭高应喜楚氛空。


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通。


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

风雨孤舟寄一僧,远烦相觅到金陵。


青衫愧逐尘中马,白拂看麾座上蝇。


事去南朝犹有恨,梦归北郭已无凭。

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省郎。


雁起海风吹暮角,鸡鸣关月照晨妆。


读书台下逢人少,濡墨厅中忆尉狂。

一鹤随车到郡朝,剩山残水尚萧条。


碗藏秋冢金方出,箭插寒沙铁未销。


重见花开非旧赏,初闻麦秀是新谣。

铜柱崖前使节过,贡随归骑入京多。


一官暂遣陪成瑨,片语曾烦下赵陀。


晓拜赐衣辞绛阙,秋催征棹渡黄河。

江上逢春已两回,客中时序苦相催。


蛛营户网虫初出,雀借檐巢燕未来。


年少即闲真信拙,诗成虽好可言才。

源发岷峨万里通,函香迢递问斋宫。


神驰白马灵光近,祝奉玄牲礼秩崇。


驿下换船潮涌日,庙前沉璧水回风。

柳外秋风起御河,京华客子意如何。


伎同北郭知应滥,俸比东方愧已多。


梁寺钟来残月落,汉宫砧断早鸿过。

十年同舍客京华,看遍龙河寺里花。


才进史书朝日下,便纡官绶去天涯。


平芜远塞秋驱骑,衰柳遗宫晚噪鸦。

朝廷特念远民深,画省分官出桂林。


油幕乍开依汉节,卉衣时到贡蛮金。


四时花发山多暖,半日岚开市尚阴。

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


武昌楼下初来日,幕府门前忽见时。


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

一发青山断雁边,渚宫楼阁暮云连。


烟波仿佛江南意,风柳依稀峡外天。


钓艇归时风动苇,僧钟起处日沉烟。

拟出罝罗再卜邻,死生俄判两吟身。


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


吴地有园花已尽,楚山无冢草空春。

秦金不厌气佳哉,紫盖黄旗此日开。


残雪已销缡鹊观,浮云不隐凤凰台。


山如雊下层层出,江自巴中渺渺来。

击筑无人识渐离,客依孤馆独凄其。


著书未解成新语,把酒聊因觅旧知。


燕塞风多寒水急,梁园雪早冻云痴。

落日登高望帝畿,龙蟠山下见龙飞。


云霄双阙开黄道,烟树三宫接翠微。


沙苑马闲秋猎罢,天街车斗晚朝归。

十年世事渐多更,自叹而今岂复生。


未有佳儿书谩读,既无俗客酒频倾。


烟生远坞闻鸡唱,潮落平沙见蟹行。

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


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


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鹄飞。

城苑秋风蔓草深,豪华都向此消沉。


赵陀空有称尊计,刘表初无弭乱心。


半夜危楼俄纵火,十年高坞漫藏金。

何处吹愁角一声,大江东岸吕蒙营。


天随流水茫茫去,月共长庚耿耿明。


虏意有图秋暂息,客魂无定夜还惊。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


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


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擎行。

放鹤庭前落叶重,吟身独上夕阳峰。


远村近浦分诸树,后岭前山应一钟。


高阁倚残归鸟过,空林行尽老僧逢。

欲问南朝常侍宅,已为西域化人宫。


山僧归带渔舟雨,湖鸟来闻粥鼓风。


橘柚垂檐秋殿暗,波涛惊座夜堂空。

衮衮波涛漠漠天,曲阑高栋此山颠。


置身直在浮云上,纵目长过去鸟前。


数杵秋声荒苑树,一帆暝色太湖船。

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


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

境临烟树万家迷,势压楼台众寺低。


斗柄正垂高栋北,山形都聚曲栏西。


半空曾落佳人唱,千载犹传醉守题。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马嵬魂。


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


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