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

金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字用章,号鹤鸣,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排行第三。幼年能文。少时得名儒传授程氏之学,即北宋哲学家程颐、程颢兄弟二人所奠定的“理学”,“其于理学渊源,冥搜隐索,...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眼底关山忆旧游,滔滔河汉自东流。
星槎不觉来天上,铁锁那能护石头。
顾我已嫌题柱晚,喜君正是济川秋。
天涯杯酒强追欢,白发光阴转首闲。
独夜梦魂千里月,暮年心事数重山。
回肠都为愁将断,行脚犹疑债未还。
臞仙风格,暂天教作个,人闲浮客。
白发光阴催老境,谁见摩挲铜狄。
挥剑成河,曳戈却日,著尽回天力。
老为人所怜,贫恨友独寡。
等闲门外车,尽入宰肉社。
欲随射虎将,争柰无匹马。
万里行人尚未还,百年多在别离闲。
当时惊觉高唐梦,为雨为云过别山。
书来未报几时还,终日昏昏醉梦闲。
别易会难长自叹,不堪重过望夫山。
幸得从龙变态,尚何出岫无心。
正苦人闲畏日,不思天上为霖。
□□带雨阻登临,往事看碑或可寻。
不是青牛洞中□,人闲何处有鶱林。
霜干亭亭耸碧空,几年春雨养髯龙。
也能说得菩提法,何处人闲有万松。
青山重叠水萦回,山水中闲几往来。
风物不殊人世改,中州何处是昆台。
云外山将遍,人闲日易斜。
不知棋换世,柯烂未还家。
特特来从抵鹊山,一心都在献芹闲。
非关楚国真难辨,举世人皆厌等闲。
不知故隐几时离,天宝年闲处处诗。
过客不须寻世谱,万山山下看沈碑。
衮斧留心汉晋闲,岂期谷隐避名难。
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心情犹在未收时,却顾花闲影渐移。
不道春来添几线,日长只与睡相宜。
非关古井不波澜,只恨银瓶一掬悭。
欲助长流御沟水,再教红叶到人闲。
春风桃叶复桃根,相妒封姨似少恩。
无限乱红随水去,人闲何处觅仙源。
一夕投荒万里行,增光日月更谁能。
相逢尽说空门话,多少人闲有发僧。
几年不到竹梅闲,天际归来两鬓斑。
一片白云风扫尽,双明喜见旧青山。
花谱内。
莫作等闲看待。
斗草吴王无可对。
开未彻。
先把一枝偷折。
看取黄昏今后别。
脱巾挂壁,向雀罗门外,几回迎客。
纵有一樽陶写后,不遇当年仪狄。
未著祖鞭,先投班笔,老恨无才力。
有山心可算,有水耳堪洗。
飘飘元逸人,寓意在山水。
勘破人闲世,不听心与耳。
君不见昭阳殿里蓬莱人,终惹渔阳胡马尘。
又不见吴宫夜夜乌栖曲,竟使姑苏走麋鹿。
移人大抵物之尤,丧乱未免天公愁。
此去秦关路几多,中原无鹿海无波。
荷蓑不是人闲事,造物小儿如子何。
夜添山雨作江声,绿暗红藏江上村。
何处人闲似仙境,寥寥一犬吠桃源。
三两残杯不尽欢,强陪年少贵游闲。
客中未必常为客,山上那堪复有山。
鹤发都从愁里变,貂裘直待醉时还。
别后曾无一日欢,风光都在落花闲。
眼青羞对门前柳,头白相惊雪里山。
华表鹤来犹是客,乌衣燕去不知还。
红尘一骑报平安,知是元戎小队还。
且喜好音来汴水,仍将旧事问潼关。
横云自护车箱涧,落日空衔箭筈山。
杖藜重到古招提,硖石云深一径迷。
不见同来旧时伴,怕看双翠壁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