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千里浮云涨碧空,瑶花寂寂舞回风。
词臣欲赋羞梁苑,圣主方斋坐汉宫。
晓讶神光浮殿外,夜闻仙语出帷中。
燕台吟望客情闲,露叶烟花满目斑。
日月东南时极目,风尘西北暂开颜。
芳园春尽惟流水,远岫云来似故山。
野寺寻春意最闲,漫骑款段逐苔斑。
鸟声似解添诗思,花气偏能醒醉颜。
景入春来都有主,地当胜处可无山。
自羡茅堂得此生,玺书谩复下承明。
拟将出处同龙卧,况有文章应凤鸣。
保傅正看今日事,咏怀终见古人情。
暗暗江云拂地生,百花潭水月微明。
乍看宿鸟惊枝堕,忽听流泉倒槛鸣。
人事天时无定迹,江湖廊庙独关情。
师道于今谁独重,两廑元老淑吾曹。
乍缘药饵违青琐,喜见茱萸佩紫袍。
秋色已深归院静,春风常在仰墙高。
洛阳自昔盛名园,仙履同临九日尊。
花下楼台开石谷,城中烟树隔韦村。
钩帘乱竹低围閤,解带盘罗密映轩。
名芳久说邵陵园,胜日还留北海尊。
慷慨风情千古地,郁葱花雾万家村。
太行落照遥横席,碣石流云近拂轩。
风景秋来满习园,登临此日共金尊。
黄花烂熳摇晴苑,锦树参差照暮村。
野鸟知迎仙閤旆,都人喜识相公轩。
旧知中允藉声名,那复仙槎向石城。
珥笏风云天外静,禁林日月海边清。
宠光不异登三岛,辞赋终堪并两京。
晓日都门送客行,燕山秦树总关情。
三春故国悬归梦,六月长淮下使旌。
燕子飞飞山雨急,稻花细细五风清。
长安三月共鸣珂,又见輶轩向潞河。
草色千村梅雨暗,蝉声两岸麦风和。
倚门正惬清秋望,负弩重看故里过。
草深门径往来稀,泽国风霜满薜衣。
苦节喜为贫士咏,遗荣久食故山薇。
春邀田父看分社,夜对邻僧话息机。
厌看城市每移家,背郭园庐十里赊。
为觅渔竿仍种竹,恐妨瓜地罢栽花。
病烦送客携孤艇,手校藏书过五车。
迢迢南陌望归轩,白马青袍圣主恩。
共喜伟长来北海,何知司马病文园。
佩声遥忆趋青琐,春色愁看付绿尊。
锦帆江色静芙蓉,彩服翩翩紫诰重。
久为客居怜节换,况堪君别与秋逢。
才名天下知廷硕,人物吴中数士龙。
坐遵曲渚览晴空,樽俎冠裳江左风。
胜赏自超山水外,遗踪犹指画图中。
春看宇宙情俱远,醉向文词思更雄。
补衮应须济世才,恩辉翻与照离杯。
贪趋定省辞荣禄,敢为田园赋去来。
谏草更编乌鸟疏,舞衣欲就芰荷裁。
游丝飞絮媚晴空,绣毂银鞍逐晓风。
绿野阴晴双燕外,黄图楼榭百花中。
开筵共选流杯胜,怀古因夸说剑雄。
知君肮脏与时疏,不为功成学汉疏。
垂钓溪连严子濑,躬耕人拟葛公庐。
因窥导气常随鹤,欲似全年更种樗。
簪笔曾为汉署郎,相如词赋早升堂。
自怜野性耽林卧,恐着朝衣乱鸟行。
溪上晴看黄鹄远,山中晚食绿莼香。
北极雄蟠第一峰,崔嵬陵阙俯高松。
空林风雨归千骑,向晚烟霞閟六龙。
翠岭屯云蒸帝泽,苍苔点石记仙踪。
青春初动忆乡园,春尽那堪思更繁。
新竹从看侵薜荔,落花不分掩兰荪。
林闲鹿豕常求伴,溪晚渔樵数过门。
七哀吟罢不堪闻,零落深悲鹓鹭群。
宦迹浮沉长隔世,交情生死独怜君。
修文犹借螭头管,悬剑空馀谷口坟。
流水因山积翠分,衣冠人泣鼎湖濆。
暂携剑佩辞青琐,同向松楸拜白云。
雪霁千峰明象卫,星垂五夜见龙文。
北上空嗟献玉非,梦魂先绕故园飞。
长安晴日苍龙阙,荆渚秋风白板扉。
红树渐随岐路尽,黄花如伴远游归。
恋主心微中路疑,掉头忽去各天涯。
只言旧马能谙道,可信苍鹰不受羁。
汲水寻源抛故侣,应门逢客结新知。
天上龙髯不可攀,独看仙寝寄人间。
山川万里开形胜,魂魄千秋自往还。
上食岁朝华省吏,迎神晓唱赤墀班。
仙阁岧峣逼紫垣,兰台新赐出君恩。
江光夜共青藜照,山翠晴当锦帙翻。
盛事未论三万轴,多书欲问五千言。
霓车遥去白云端,鸡犬纷纷随羽翰。
丛桂未须淹隐士,长裾元自笑王官。
坐令楚国轻千乘,肯向秦关试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