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独向巴陵上小舟,君山迢递镜中浮。


猿啼古木云边迥,鸟度灵花象外幽。


烟磬夜寒云梦月,天香朝泛洞庭秋。

高台犹有凤凰名,台下金河绕帝庭。


淮水漫流千古恨,钟山还带六朝青。


风樯积雨丹阳渡,酒幔寒花白下亭。

绝顶层标出半天,千山宫宇翠微连。


云飞百粤沧波外,鸟度千峰夕照边。


平远台空秋佩冷,毗卢阁静夜灯悬。

久沦尘俗愧缁衣,曾是三生石上违。


愿得远公留半偈,也令玄度发清机。


金沙堤晓香中别,祗树林深定里归。

城里青山闻梵音,灵源高阁影沈沈。


鸟边祗树人烟近,象外云花野照深。


苔色满廊行履迹,月明空界印禅心。

石林只树隐层阿,却向空门别奈何。


残烛夜深泉影尽,离筵宾散月明多。


还山逸兴休鱼佩,避世闲踪卧女萝。

昔年高品满长安,蓟北空闻火剂团。


闽雨带花飘别路,瘴云和叶拂征鞍。


离杯醉擘丹砂颗,纤手娇传碧玉盘。

萍踪无定暂追攀,又向烟萝怅别颜。


习静岂知离思苦,劳生应愧道心闲。


疏钟远火舟中夜,独鹤孤云梦里山。

忆君时复强登楼,云树苍茫怅别愁。


两地情多孤夜月,十年官冷旧沧洲。


鹤林山色当杯绿,鲛室潮声到县秋。

几年□□著儒衣,两度持衡坐棘闱。


岭海路遥归梦断,蛮天雁少寄书稀。


时清岂叹官如旧,道在宁忧禄尚微。

世路何如蜀道难,临岐谁不怅离颜。


湘潭骑影寒流外,巫峡猿啼夕照间。


夜火锦城江上驿,暮云剑阁鸟边山。

蜀道歌来谁共悲,明朝还是拂征衣。


剑门积雪人行少,栈石连云鸟度稀。


白帝陵边春树尽,锦官城下夕阳微。

骂巢人去青山在,白石岩扉薜荔阴。


绝涧未霜残叶烂,半林微照断云深。


萧条香界无僧迹,寂历寒花见客心。

木落霜寒断雁鸣,六平峰下送君行。


孤帆杳杳辞亲舍,匹马翩翩入帝京。


禁邸疏钟朝佩影,桥门孤烛夜书声。

谁家羌笛暗飞声,越海城头片月明。


邻杵不堪霜下听,塞鸿偏向夜中鸣。


故人久近沧波远,明镜愁看白发生。

御风仙佩影沈沈,草满荒台翳夕阴。


千里沧波天外合,七闽秋色雁边深。


寒花委露沾歌席,残叶飘风堕客簪。

吹彻瑶笙一鹤东,只含明月喷芙蓉。


到来沧海樽前雨,归去丹丘鸟外峰。


月洞夜凉蟾养魄,露房秋早鹿生茸。

溪口长藤半落花,绀园开士具袈裟。


林端香度禅扉净,谷里云归鸟道斜。


冰簟临风开白榻,玉盘贮水割甘瓜。

一灯寒夜掩空门,万卷经书自讨论。


身寄河沙离独劫,心游洙泗得真源。


天花细逐芸香落,法雨微滋带草寒。

奉诏西游匹马迟,金陵山水帝王畿。


乡书见雁休愁寄,官舍闻莺晓梦归。


白首桥头听夜漏,青云池馆醉春衣。

灵源洞口白云飞,君去凭高入翠微。


闽越故城关外小,琉球孤屿鸟边微。


天花寂寂逢僧宇,林吹飘飘扬客衣。

先生清隐谢浮名,数亩山田也自耕。


家近邻洲饶蟹舍,客留乡馆有鱼羹。


寒山对酒同谁赏,野寺寻钟惯独行。

每忆家林结弟兄,别来空感故乡情。


天涯白首重相见,客里残觞且共倾。

正尔交情似海深,不堪离别泪沾衿。


几回见雁思乡信,千里移家共客心。


新酒黄花连夜榻,秋风寒夜响枫林。

谷雨新晴海气凉,远山楼外色苍苍。


烟深野树闻歌鸟,风急飞花落羽觞。


玉屿金塘看月出,锦筵红烛醉宵长。

府僚官满动行轩,西出闽关望白门。


千里独随征骑别,一廉多付路人言。


趋朝不用逢杨意,荐剡于今有巨源。

隐侯家世巽湖阴,何事看云怅别心。


亲舍几年违色养,宦游千里戴华簪。


乌台月暗怀乡远,鹤发秋来入梦深。

石田佳处阜阳亭,几度清游到玉瓶。


金井夜凉初叶下,石门云尽数峰青。


林间扫榻同僧定,洞里鸣琴共鹤听。

相逢那忍别匆匆,绿酒清诗兴不穷。


病起异乡惊暮雨,坐来高馆见秋风。


关河一叶离声里,江郭千峰醉影中。

龙峰耆旧几人存,独客心悲不忍论。


华表鹤归尘梦远,少微星坠海云昏。


留宾别馆空悬榻,点易寒窗静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