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列职辕门蚤著声,投簪偏遂暮年情。
九天恩命荣三世,八帙年华老一生。
菊径已穷元亮趣,柳营犹记亚夫名。
江心浮玉郁嵯峨,上下楼台浸碧波。
万古乾坤劳砥柱,四围冰雪涌青螺。
人登绝顶天应近,僧住幽厓地不多。
漂泊彭城说二苏,我心应与昔人符。
弟兄感别添新恨,风雨连床是旧图。
万里有怀秋共杳,一宵无寐月同孤。
万事真成算海沙,双轮谁解驻天车。
浮生寓世身如叶,薄宦劳心鬓易华。
红蓼夕阳吟处景,白云秋色望中家。
使节追随出禁城,参差烟树短长亭。
水拖晴练风前皱,山列华簪雨后青。
喜有皇华同入咏,不因杯酒也忘形。
天上功名四十春,投簪非为故乡尊。
半头白发添公道,满眼青山候主人。
尘事已无前日扰,归装犹是旧时贫。
蓬岛深中别有天,金为宫阙玉为筵。
珠帘半卷南山近,仙仗平开北极连。
坐久恍疑丹换骨,醉归犹觉日如年。
岭海频年困绎骚,大夫平寇独贤劳。
潜惊阴谷回春气,喜见洪炉燎羽毛。
心战远胜兵战好,云台终与柏台高。
花埋尘土玉沉渊,往事伤心已十年。
别去难忘亲骨肉,重来愁见旧山川。
寒烟宿草孤坟外,野树悲风古驿前。
客路淹留少故知,家乡回首动遐思。
一宵浑似三秋别,两月难成半句诗。
酒力中人春去后,江声欺梦月斜时。
二疏恬退更谁伦,珍重先生继后尘。
绿水青山寻旧隐,葛巾藜杖乐闲身。
天边凤侣难为别,江上鸥盟想见亲。
西风凉冷送秋砧,万里乡园杳信音。
奉使惯持天上节,忆归犹负客边心。
平生宦业工齐瑟,到处羁愁付越吟。
浮世红尘日日忙,一樽谁共洗愁肠。
陇梅欲寄春无便,池草初生梦有香。
抚罢焦桐怜古调,对残霜镜忆年光。
清世投闲粤海东,满轩和气透帘栊。
优游霁月光风表,笑傲春台玉烛中。
万物有天皆畅达,寸心无地不昭融。
半束琴书一布袍,穿岚度箐不知劳。
群儿错讶并州郭,大姓全非涿郡高。
林木蔽空云拥盖,边山极望海翻涛。
圣皇御极,治迈尧汤。
水旱流行,伊数之常。
维兹江右,民物阜康。
断岸平沙水绕洲,小溪都入大溪流。
渔翁贩得鱼虾卖,日日鸣榔船步头。
朝出采菱日暮归,掘头艇子荡斜晖。
无端惊起双鸂鶒,直傍南塘深处飞。
一山盘礴连苍旻,四时佳气连氤氲。
寒潭浸空波贮银,石瓮酿熟松花春。
奇葩异石咸效臻,琼瑶珠翠纷前陈。
山中流水不知数,却有此泉名独著。
传是神仙崔紫霞,手发灵根最深处。
灵源一出通千山,穿岩喷窦无时乾。
溪洞斫山骨,斋居宜翠屏。
斧痕丹玉润,水气苍苔腥。
玲珑蛜螉窝,错落蝌蚪形。
大山独立如玉琢,小山斗立如人搏。
泉冲洞窍窈以通,石缀云崖危不落。
野芳隐映东风浮,树林远近春云薄。
我来自京师,驾言出城郭。
双轮既以膏,十骑殊不弱。
时维冬气深,霜重草木落。
八闽疆界居南陬,峰峦崒嵂江悠悠。
渊源发自高山头,一泻千里无停休。
建宁剑浦控上游,旁通邵武连汀州。
松花满酌金杯滟,醉下扁舟还泛泛。
石窍洼中水半侵,山头缺处云来占。
居夷自爱忠信好,问俗不嫌风土俭。
双亲蚤沦逝,岁月成侵寻。
悠悠孝子思,不尽平生心。
幽明路隔音容杳,一身抱恨何时了。
扁舟来梧城,水急舟行缓。
经旬念高堂,却怪程途远。
梧城往返千里馀,寸心郁结犹不舒。
亭亭华表莞溪上,孝节名高照闾巷。
闺门至行动九重,致有洪恩自天降。
人谁无舅姑,反唇勃溪将何如。
孤鸿不再偶,仁兽不乱群。
破镜难再圆,枯木无回春。
妾为名家女,长作儒家妇。
梧桐山,高倚天。
冬来积霜雪,雨后多云烟。
山中奇植人争宝,笼葱之竹龙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