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柱史才名旧,驰声自龀童。


五湖分秀气,一桂出高丛。


堕地应超足,依麻却有蓬。

绕郭茔心水,沿江破额岑。


巢城天设险,狼寨地还侵。


胡采下空壁,蛮烟出远林。

篱前落落菊花秋,白酒山家未可留。


好记与君同笑处,竹门烟雨枕溪流。

坐进金台同太仆,掘符天遣下池州。


我心欲托禺山月,送到中华最上头。

我年九二君六十,君跻九十我何人。


只随耳顺从心路,则剧无为到圣神。

坐化不图元自在,香烟衮衮升中天。


此时忘助皆无有,独觉灵根归自然。

渔侣欣然送我舟,百年三岛任公游。


江山民物同人乐,不用乘桴于海浮。

洪生胸中有兵甲,陷伏无妨寡敌多。


因已收功擒首贼,老夫长啸也高歌。

天行一息已万里,日月违天如右旋。


试问惜阴分寸者,何如息息与存存。

赤子含哺不自觉,暂离父母始知恩。


凤台日照春风面,草木重沾雨露新。

翩翩连袂新安秀,寿我南山两及虔。


宇宙囊中无可赠,满江风月送归船。

信脚元来便是天,螺溪船亦武溪船。


青原月满归时路,桃李无言共一川。

天柱坛前更讲闻,风云变化眼俱新。


还舟传意无传诀,服食惟应更入神。

回雁峰前逢使君,冲风冒雨来追云。


若非底事归期速,天柱坛前其讲闻。

近斋高卧不从铨,何不移家近院村。


流水行云皆学我,奇峰环立侍桥门。

管城食肉巧东坡,去竹存坡奈俗何。


师徒藉甚吾书院,遍植琅玕绕院过。

岳顶登歌寄道林,一翁九十云千寻。


八程不惜来嘉会,君来不来春亦深。

荣木欣欣春向暖,向来古木摧为柴。


随车男子今何在,道士罗浮又复来。

寂寂不闻更鼓声,荒荒茅屋十馀楹。


江风滚滚从天下,咄咄书空大庙营。

为文驱虎思文敏,不谓于今虎昼号。


白额前山食人脑,可无周处斩蛟刀。

轮回莫是窥天窄,苏子德云之再来。


二老只随归大化,空留渣滓妙高台。

及秋凉冷归澶渊,好事都看未尽年。


惊醒还应知是梦,风涛万里到江船。

九十东溟一老翁,扶胥歌罢水连空。


世间不管乘除□,月落潮生收钓筒。

柏台春动秋霜里,豸史旌挥山岳摇。


呼吸雷风吞日月,吴山小结看春潮。

罗生肘后藏真数,阅尽诸方人已多。


如我自能超六合,乾坤物外奈君何。

四扁恢恢专使去,徵文蔼蔼两生来。


百年六月挥炎翰,人讶莲花火里开。

浮生三万有奇日,年谱篇章亦已多。


刻付他年堪覆酱,观生真谱又如何。

黄冠归去心能了,还向君王乞鉴湖。


无限光风偕众乐,蓬湖花鸟择人无。

浮生浮世海浮船,不谢星槎到海源。


我欲因君浮海去,海心风月更无边。

昔日千金求骏骨,而今骏骨满郊坰。


金台若见终军辈,盍系倭头请万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