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谦

宋汉州绵竹人,或云德阳人,字无变,号澹斋。李良臣子。以荫补将仕郎。历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召置幕下,颇有赞画。官终潼川府通判。以文学知名。有《澹斋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灵蜕岿然谢垢埃,焚香却立叹奇哉。


自从新岁门常掩,不见青山眼懒开。


飞观千楹孤鸟堕,斋盂万指晓鲸催。

逢山到处为迟留,行到东南第几州。


终古香灯凭像教,可人轩户称山丘。


苔封铁色千寻壁,日丽云章百尺楼。

招提下马憩逡巡,野饭亲烹涧底芹。


二月韶华听啼鸟,百年心事信行云。


不禁烈日花光薄,更抹微烟草色薰。

江城叠鼓晚停挝,游子翩翩念岁华。


水底乾坤浮日夜,沙边鸥鹭老烟霞。


渔人能说陈隋事,燕子犹寻王谢家。

龙蟠虎踞帝王州,屡叹降旗出石头。


不惜家居撞坏了,可因歌舞破除休。


露桃滴滴啼宫井,风柳条条绊客舟。

吴波晴浸夕阳红,一语丁宁北去鸿。


颇觉淹留添发白,不妨羞涩剩囊空。


枕头靠睡禁长日,舸背占旗惜便风。

系马松门竟日留,一灯深殿炯清幽。


杖头犹识齐梁谶,屐齿曾经王谢游。


瑟瑟新毛吃老树,娟娟眯目破红榴。

迥陂积水长蒲蒋,散步郊原借夕凉。


尘袖风巾嗟久旅,稻畦柘径似吾乡。


蛙声月色当空旷,爨火人家在莽苍。

江南春晚见芳菲,雪白梨花照客衣。


步步来求诸佛记,尘尘全现祖师机。


不禁战伐山河老,犹说经纶俎豆非。

月与清湍一样流,不妨夜色尚淹留。


已将船作青天坐,安得江为大白浮。


恐有幽人钓寒渚,正须横吹起危楼。

向来茅屋半惊湍,叹息流亡久未还。


已觉重行非故道,只应无恙是青山。


旋蓝偃岳元常事,深谷为陵亦等闲。

何时便有此山川,真宰悬知恐偶然。


唳鹤惊风前日事,落沤斜照晚来天。


燬犀无用撩幽怪,洗盏先应酹谪仙。

江头杨柳浅于金,泽国馀寒春未深。


才见桃花能慰眼,便同踯躅每伤心。


琼枝璧月自惆怅,山色潮声无古今。

船头饱饭看扬舲,忽作翻浆不反瓶。


万死一生真是幸,九江三峡未尝经。


尚收弃物乾坤大,薄恃阴功祖考灵。

九江度尽恶风波,峡口窥天一握多。


亦爱吾庐觉归好,数乘此险奈亲何。


响迎涛濑将愁上,青惜峰峦等梦过。

遥看北固海门秋,千骑东方占上头。


去国尚多忧国泪,送君那免别君愁。


风迟宴阁清香凝,月满兜零晚穟收。

十年朝露厌鸣珂,华发萧萧奈倦何。


鸾翮九霄穿日月,龙骧万斛饱风波。


古人不见吾犹梦,直道能行恨亦多。

百万貔貅尚枕戈,将军未复旧山河。


非干使者徵求急,正柰穷边饷挽何。


颇愿有言先牧养,不妨自署拙催科。

自艺心田岁自收,天翁两眼月临秋。


近臣荐鹗方成表,吉梦逢刀遂得州。


吏术无多非问马,机心已尽不惊鸥。

晋公幕府总豪英,末至非才愧长卿。


已去化炉金尚跃,更分客袂涕空横。


早催剑栈迎千骑,更借湖山劝一觥。

宝峰山下识君初,岂但声华在石渠。


海上三山元咫尺,人生五马少踌躇。


鼎钟事业那能免,丘壑情怀自觉疏。

休沐来寻九里松,故因晴日觉春容。


寒馀浅水红衣尽,淡抹轻烟紫翠重。


倦向山僧谈白叶,归从逋客醉黄封。

竹生稚子鹤生雏,重到君家旧隐居。


病后苦无多酌酒,别来唯有自钞书。


身方逐食从飘荡,学久师心恐阔疏。

持此迂愚漫浪身,忍惭一出竟何营。


枕边客意兼寒意,门外溪声似雨声。


易办蓬蒿三亩宅,可无藜苋一杯羹。

菱叶寒陂收晓镜,萧萧独伴黄芦暝。


自同香草入骚吟,不羡玉台春压鬓。


三四凫雏傍母眠,尽付与秋秋亦领。

暖日平岗牛数尾,短蓑破笠三四子。


牛饥吃草渴饮水,牧儿仰卧不摇棰。


人牛意闲俱不知,笑我驻车独移时。

秋风早已来吹人,朝数暮数唯归程。


白湖粘天行未了,单舸夜泊令人惊。


更阑剪烛共愁语,酒醒弹铗为商声。

一萍无根托弥渺,分头常多聚常少。


天涯碧草又伤心,况是一分春已了。


啼禽飞来窥酒樽,樽中绿波吹鳞鳞。

春来无处无芳草,但觉故园春更好。


海棠前日梦见之,今日看来浑未老。


樱桃红杏相因依,梅阴吐芽青满枝。

坐遭飞埃眯双目,不应更到琅玕腹。


青山为人作御侮,对面亭亭削苍玉。


公子翩翩故自佳,我来空叹驹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