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文正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倡立盱江书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数百人,世称「盱江先生」。宋仁宗皇祐初,...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富贵责且重,惭耻心如何。


贫贱事易了,饱暖幸已多。


大热火天下,虚堂枕山阿。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暂时来访道家流,肯伴烟萝滞一丘。


为忆长安瞻日下,欲寻蓬岛向鳌头。


陶潜醉后虽眠石,王粲忧多更上楼。

寻幽西去路非赊,回首红尘事可嗟。


不待鸾骖并鹤驾,便分人世与仙家。


几函道藏金壶墨,一片秋容玉井花。

白屋从来未有官,一名须作佛名看。


彦伦北谷重归去,安石东山足旧欢。


常调几时趍凤阙,湛恩唯待立鸡竿。

近年双阙暂鸣珂,出宰南城户数多。


古道存心公道显,恶人钳口善人歌。


登高赋处英辞在,垂橐归时旧物鈋。

老年才到病还催,老病成丛拨不开。


腹冷有时如咽雪,耳虚终日独闻雷。


半生辛苦归三径,万恨销磨向一杯。

少年心苦向毛锥,老大生涯只有诗。


哀乐万端成画缋,江山太半入炉锤。


格如平易人多爱,意到幽深鬼未知。

昔年多幸枉高轩,示我新诗累百篇。


使者即时还赵璧,梦魂今尚忆钧天。


据鞍马援谁云老,陋巷颜回始是贤。

一夜吟公月蚀诗,睡魔惊走醉魂飞。


如将混沌重区别,要使君臣有等威。


天道至高全指掌,古人虽死合知非。

大邑歌谣日尚新,忽惊千骑拥行尘。


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


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

沦落多愁笑不成,水边还是送君行。


官为令长前程好,地近乡关喜气生。


百里有人观惠术,三年唯我见交情。

岭上櫩楹缔构新,我来登望倍凝神。


可怜韬略真名将,犹与溪山作主人。


会把松心欺过雪,更凭花萼占留春。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头。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处求。


朱楼照影钟磬晓,画船落手芙蓉秋。

吴台玩春锁春色,雨刷花光入龙国。


田边大树啼老鸦,野云痴醉寒查牙。


年华欲住风雷恶,兰脸知秋泪先落。

鸟兽死有用,羽角筋革齿。


辇挽入工师,饰作军国器。


玉食白如瓠,瞑目已腐秽。

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


酒未醴于春,揖翠迎春风。


坐映圭璧秀,六合开情悰。

行行四月晦,絺绤未能裁。


天气疑无定,春寒恐再来。


袭衣从汗浃,交扇取风回。

小杉高丈馀,体直立还孤。


任过千年雪,应无一节枯。


鬼狂从发解,龙长怕鳞粗。

江南尽是山水地,君子固求仁知名。


可怜尘土不到眼,只有云泉相伴清。


人间扰扰知何在,日暮悠悠空斗行。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待诏何年别玉堂,笔端浑欲继钟王。


官资未出风尘外,踪迹曾亲日月光。


扶老只今非远道,荐能从此有封章。

多少儒衣只假涂,贵来谁肯更观书。


其间或以文争胜,未见如君识有馀。


长把六经为准的,最应三代是权舆。

炎炎千室热如烘,亭压山头独有风。


雨意生狞云彩黑,秋容细碎树枝红。


半天斜日归心动,一面平川醉眼空。

十数年前别我行,相逢犹是旧颜形。


琴声渐古听来淡,药味虽凡试最灵。


出有酒钱天下富,住无家地浪头萍。

世家元是武夷孙,四上观光预国宾。


地底岂无干斗气,天边争奈饮牛人。


田宜秫稻应多酒,路入溪山渐少尘。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


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


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

到官六月寄书回,未病封题死后开。


一命至卑人尽得,九泉何事独相催。


唯忧旅榇还乡远,况是亲丧继踵来。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