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忠养无穷日,难终孝子身。


三千王母岁,六十老莱春。


竹笋冬方茁,梅葩腊已新。

八十还馀四,生年值甲辰。


讵知王氏腊,犹是汉皇人。


膝下头皆白,堂前彩自新。

岁岁嘉平月,诗称寿母篇。


麻姑将九十,桃子定三千。


养恨芝薇薄,居愁市井偏。

正喜乾冬又湿年,定知谷贵欲耕田。


莺花纵好非春色,雨雪偏多是朔天。


亲在敢言身老大,时来尚觉命屯邅。

一冬喧暖望寒来,元日阴阴雨不开。


春色未随芳草转,年光已被绛桃催。


能吟椒蕊馀中妇,喜弄莺雏有老莱。

平生明镜里,未有一愁心。


老去方多恨,春来欲废吟。


莺须怜梦好,花莫笑情深。

天含春气湿,似泪未成流。


人去空留恨,莺来即唤愁。


已青黄木浦,未绿白蘋洲。

细雨从开岁,蒙蒙已浃旬。


那知垂老日,尚作苦寒人。


烟火吾方冷,莺花尔莫春。

一冬因太暖,酿得一春寒。


坐恨花多湿,行愁叶不干。


阴从人日甚,雨到上元残。

秋堂积雨新凉入。
今宵雅乘鹏飞集。
劲翮会高风。

去年持酒为君寿。
劝君更上悬车奏。
通籍已金闺。

今岁度元宵,随分点些灯火。
不比旧家繁盛,有红莲千朵。


客来草草办杯盘,饾饤杂蔬果。

今年七夕,新秋三日,已觉凉生院宇。
吾乡风物胜他乡,那更着、莱衣起舞。


泛槎经岁,分钗半夜,往事流传千古。

贤僚益友俱亲密。
真个三年如一日。
清尊倒处笑喧哗,彩笔吟馀才俊逸。

去岁簿书丛里过。
生朝也有人来贺。
随分侑尊呼几个。

目前得已便休休,事业何曾有到头。


客问函三孰为一,月明风静好清秋。

平生事业较粗疏,晚岁欣陪谢幼舆。


林下商量好消息,不须嵇子绝交书。

飞盖疏条秀十寻,月廊灯沼接轻阴。


霜暄翠粒洪厓饭,风袅微音叔夜琴。


入户尚搴云外势,逢时不换岁寒心。

看竹栽桃事已慵,尚余幽赏爱松风。


登楼爽籁陶弘景,画壁苍烟陆士龙。


俯视春妍终历落,饱尝冰雪倍菁葱。

一冬为客负檐暄,至日同云客思繁。


迎气柳梅浑饮动,再开桃李更何言。


飞沙雾竹催寒景,落日乡关切断猿。

食苹开燕副招求,梦草诗成宠士流。


要得异才联虎榜,亦容下客盗狐裘。


早修慧业钦灵运,妄赞元经愧子游。

纷纷儿女竞新年,老去思亲独怆然。


墓上只堪供洒扫,无由彩服拜堂前。

鲁史曾书雨木冰,坤爻切切戒阴凝。


衡门空把忧时志,无奈华轩尽鹤乘。

土润耕牛不受鞭,风和花鸟各忻然。


老人犹记兵戈日,自后升平五十年。

懒将诗句上桃符,柏叶椒花一例无。


却笑简斋元不简,舟中犹自饮屠苏。

秋高爽籁净寥天,星澹长河月在川。


蓬岛客归仍故里,金炉丹伏自何年。


遐心迥寄青冥外,佳句携来碧落边。

墨花飞雾彩毫新,东璧星移入桂轮。


月姊分香邀上客,天孙摘锦赠才人。


九霄紫府曾通籍,五夜朱衣自有神。

雨从朝起骤,风到夜深狂。


仆屋摇坤轴,漫江遍海乡。


喜无秋旱暵,未卜岁丰荒。

六花凝瑞白,已见腊前三。


寒色清逾烈,羁怀老不堪。


穷阴连漠朔,丰稔在江南。

二十年前尚宝卿,一官万里去来程。


海天欲尽东南地,乡国遥悬旦暮情。


鸥鸟斜阳随野钓,杏花微雨促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