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水盈盈会转稀,敢从天汉问支机。
弹冠吾欲趋朝省,闻道君王已曝衣。
天空露下夜如何,漫道双星已渡河。
见说人间方恤纬,可知天上欲停梭。
银汉清秋万里遥,月开妆镜桂云消。
可怜精卫空填海,不及天孙鹊驾桥。
黄木湾头秋水清,美人江上挂帆行。
尊前莫惜此回醉,别后有怀空寄声。
珠海月明仙舫并,银河星烂鹊桥平。
七月浮槎秋未来,楚天摇落雁先哀。
边厓五语三城戍,江上初传七夕杯。
篱菊此时零落满,南冠何日对花开。
堪笑东邻各女儿,声喧檐外斗蛛丝。
经年莫织回文锦,试问天孙巧与谁。
物候催残暑,飘零得旧游。
双星河汉夕,一叶蓟门秋。
缮性依禅室,归心忆钓舟。
天涯惊巧夕,乡国兴情增。
旅食同僧饭,翻经借佛灯。
高梧初索莫,西岭转崚嶒。
自失欢娱后,今成寂寞过。
幽心惊夜泪,良语渺星河。
举案人终已,遗机子尚雏。
此夕双星倍可怜,人间天上两茫然。
清霄独坐愁无限,浊酒相看兴自偏。
楼畔曝书谁在眼,窗中乞巧事空传。
七月炎方暑未归,竹房清簟对荆扉。
鹊桥度处云犹湿,雁阵来时雨正霏。
抚景每怜予独拙,倾樽还喜客忘机。
高斋犹复苦炎蒸,挥麈词人集五陵。
秋色暗零金掌露,月华清湛玉壶冰。
浪传织女河边渡,谁问仙槎海上乘。
银阙含秋星欲烂,天孙脉脉度河汉。
仙鬟玉佩那可闻,佳人夜半开帘看。
阶前月色疑有霜,独坐穿针向画廊。
鹊桥惟此夕,灵境信奇哉。
天上双星度,人间绣阁开。
秋风下桐叶,夜雨湿莓苔。
凉露沾朱缀,轻烟隐玳筵。
河边摇素佩,汉曲拥花钿。
灵匹欢今夕,云容忆旷年。
仙驭无心下界过,故将云雾卷银河。
似怜人世多呈巧,悔却从前巧与多。
乞巧传杯不暂停,人间天上两关情。
西风吹断牛郎泪,洒落帘前作雨声。
泪痕如雨恨如丝,肠断银河欲渡时。
儿女不知离别事,只言今夕是佳期。
老火不知老,尚欲骄新秋。
金稚力未胜,如儿方唧啾。
稍养浩然气,终当凌斗牛。
云影淡,露华凉。
虫声如雨漏初长。
寻盟有约邀新月,乞巧无缘炷晚香。
瑟瑟凉飙半夜时,霓裳仙子来何迟。
可怜天宝年年恨,不是嫦娥那得知。
自怜生小不风流,不解悲秋不解忧。
艳说女牛今夕会,倩侬惹起十分愁。
痴情多少寄瑶琴,暂卷帘钩耐冷侵。
盼断银河秋耿耿,半庭凉露湿鞋心。
瓜果庭前月渐移,红丝穿罢醉佳期。
天孙如许人间巧,一点灵机付阿谁。
相传良夜会神仙,风送笙歌设画筵。
定有美人天上降,倚阑斜睇不成眠。
偶向庭前立,又报双星节。
只容今夜一相逢,莫话长离别。
银汉鹊桥低,金井瓜盘设。
果然天外事,茫愡使人愁。
纤月不照地,流萤时上楼。
暗光零砌草,微响动帘钩。
今夕是何夕,碧云沧海端。
月华如梦醒,秋色到烟寒。
帝女量河水,宫人裂扇纨。
屈指前期,蓂荚刚周,欣逢此宵。
是钱偿营室,添来良夜,波浅银汉,退去秋潮。
驾鹊车娴,骖鸾路熟,渡口相携不用招。
银河明明影欲泻,微凉飒飒初秋夜。
共道天孙会佳期,金盆玉斝陈花下。
东家少妇乞智慧,西家儿郎乞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