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公剪水散花林,试比江梅色浅深。

梁苑词人能赋咏,终篇不作苦寒吟。

雪窗未怕笔头乾,能写春江三峡寒。


笑指渔翁卧蓬里,不知流下钓鱼竿。

细看君诗如看画,无声诗里画何如。


蟠胸秀句吐不尽,落笔因成赤鲤鱼。

派后江西出一枝,传家句法自新奇。


诸方知子善哮吼,恐是窟中狮子儿。

窜逐三危山尽头,出门入门谁与游。


归来颇复见此客,下笔论诗不肯休。

诗仙句法可换骨,岂但能苏九死魂。


要自胸中出机杼,不须剽掠傍人门。

吏案堆尘番故纸,茶瓯浮雪动吟魂。


长官政拥黄紬被,卧听排衙昼掩门。

沈谢曹刘拟绝伦,唯公词翰可招魂。


新诗不拾前人语,文彩风流自一门。

纤云卷尽日西流,人在瑶池宴未休。

王母欲归香满路,晓风吹下玉搔头。

城中车马已諠諠,竹下高人尚晏眠。


倚道公门少还往,可能时到野塘前。

奉常别后青衫窄,刺部归来白发多。


眼看汤孙宜黍稌,愧无才力继猗那。

南薰门外禾千亩,观稼亭前柳四垂。


茭芡满盘新熟酒,年年妆点早秋时。

三千世界眼前尘,百八菩提手上轮。


去伴文殊采灵药,世间那得有闲人。

西樵山色隔红尘,东海朝朝见日轮。


踏上大科峰顶望,高山还有更高人。

手持白拂出风尘,默坐松阴转法轮。


渠坐道场君在市,相看何事不如人。

溪声山色太无端,阁笔濡毫总一般。


不似老僧门紧闭,了无踪迹与人看。

山有云霞水有澜,虚空却被画师瞒。


何似东山真面目,和盘托出与人看。

仙人云里掩齐纨,一段风流欲貌难。


却似真山描不得,止留一半与人看。

寂寂幽闺莫自伤,空门即便礼空王。


梅花纸怅三春暖,红袖缁衣一片香。

残灯无焰梦回时,五夜虫声莫助悲。


尚有盈腔真感慨,未应海角便颠迷。

梁鸿五噫漫凄其,操臼人今命若丝。


猿叫风前声欲断,鹃啼春后血空吹。

支离海角四经秋,屈指桑弧或在眸。


岂意天河填夜鹊,已从人世失朝蝣。

西风一夜扫东胡,南狩从兹奠北都。


□□千年调玉烛,神州十载罢金□。

中原杂种莫相侵,皎日安能翳尺阴。


酋首终须悬汉阙,帝羓久在杀胡林。

鸭绿江头秋水溟,燕支山下晓笳停。


汉时玉塞休中闭,此日金微即外扃。

青山竹影下幽溪,细细流莺枝上啼。


举目光烟归碧岫,只疑春在夕阳西。

一枝残艳出东园,几度飞花趁蝶喧。


自向楼中辞燕子,每从山外忆王孙。

此中真意向谁传,未必芳心许世怜。


安得丹青留窈谷,漫将绿绮动幽泉。

试将玉貌与花评,赢得芳华近远生。


裙妒榴红真妒杀,脸分芙艳实分明。

忆昔行云云有神,今逢山玉玉如人。


当年入梦原非梦,今日疑真亦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