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瑶榭琼台望转深,红云穿日散轻阴。


天留霁雪教人赏,地放寒梅要客寻。


阅岁已知频改易,逢时何处不登临。

归家忽巳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


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元不是求僧。


秋云隔水流数片,落叶依岩积几层。

道人饮山流,颜色颇秀整。


经营一庵足,偃蹇万事屏。


忽随铜峰云,飞下铜峰顶。

真净养儿如养羊,败群者去羊不伤。


洪师斗擞蔬笋气,白昼穴我夫子墙。


粥鱼斋鼓了无碍,坐禅不废谈文章。

苾刍闻香十年已,尝有寄缄乌有里。


只从人家诵卷轴,千里何殊相晤语。


云萍踪迹不可呼,眼外之人疑老矣。

一个山窗漏幻尘,棂棂白映纸痕新。


岂无夜半闻钟者,犹有天明做梦人。


自闇闇中劳摸索,到堂堂处弄精神。

帝阙东来灵谷寺,个中但少一寻师。


千行松下当容杖,八德泉头尚欠诗。


今日林惭应属我,旧时墩姓又从谁。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


出寺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


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

雪初开一径,师忽扣双扉。


老大情相近,林泉约共归。


忧荣栖省署,孤僻谢朝衣。

巡礼诸方遍,湘南颇有缘。


焚香老山寺,乞食向江船。


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禅。

客来风雨后,院静似荒凉。


罢讲蛩离砌,思山叶满廊。


腊高兴故疾,炉暖发馀香。

门前九陌尘,石上定中身。


近放辽天鹤,曾为南岳人。


腊高松叶换,雪尽茗芽新。

寺近朝天路,多闻玉佩音。


鉴人开慧眼,归鸟息禅心。


磬接星河曙,窗连夏木深。

相思边草长,回望水连空。


雁过当行次,蝉鸣复客中。


壮年看即改,羸病计多同。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


河汉秋深夜,杉梧露滴时。


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

斫入云根便卧云,禅师真可鹤为群。


数竿渐觉龙孙长,一径斜从鸟道分。


山似骨余原太古,僧无肉相即斯文。

一函迢递过东瀛,只为先生处乞铭。


已得雄词封静检,却怀孤影在禅庭。


春过异国人应写,夜读沧洲怪亦听。

山寒偏是晓来多,况值禅窗雪气和。


病客功夫经未演,故人书信纳新磨。


闲临静案修茶品,独傍深溪记药科。

芭蕉霜后石栏荒,林下无人闭竹房。


经抄未成抛素几,锡环应撼过寒塘。


蒲团为拂浮埃散,茶器空怀碧饽香。

净名无语示清羸,药草搜来喻更微。


一雨一风皆遂性,花开花落尽忘机。


教疏兔镂金弦乱,自拥龙刍紫汞肥。

药味多从远客赍,旋添花圃旋成畦。


三桠旧种根应异,九节初移叶尚低。


山荚便和幽涧石,水芝须带本池泥。

月楼风殿静沈沈,披拂霜华访道林。


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


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

九流三藏一时倾,万轴光凌渤澥声。


从此遗编东去后,却应荒外有诸生。

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晓梵阳乌当石磬,夜禅阴火照田衣。


见翻经论多盈箧,亲植杉松大几围。

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山重海澹怀中印,月冷风微宿上方。


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

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


高杉自欲生龙脑,小弁谁能寄鹿胎。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

春龙争地养檀栾,况是双林雨后看。


迸出似毫当垤㙞,孤生如恨倚栏干。


凌虚势欲齐金刹,折赠光宜照玉盘。

三入寺,曦未来。
辘轳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

俗尘浮垢闭禅关,百岁身心几日闲。


安得此生同草木,无营长在四时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