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有相无相身,唯师说始真。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


古壁丹青落,虚檐鸟雀驯。

九经通大义,内典自应精。


帘冷连松影,苔深减覆声。


相逢幸此日,相失恐来生。

清羸一饭师,闲院亦披衣。


应诏常翻译,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际晚风归。

营营是与非,前乐后还悲。


今世已如此,他生愿似师。


禅房空旦暮,画壁半陈隋。

晨餐夜复眠,日与月相连。


天下谁无病,人间乐是禅。


几生通佛性,一室但香烟。

霜月静幽居,闲吟梦觉初。


秋深夜迢遰,年长意萧疏。


海上归难遂,人间事尽虚。

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随缘嫌寺著,见性觉经繁。

所叹身将老,始闻师一言。

日出月复没,悠悠昏与明。


修持经几劫,清净到今生。


林下知无相,人间苦是情。

十二门中寺,诗僧寺独幽。


多年松色别,后夜磬声秋。


见世虑皆尽,来生事更修。

石窗紫藓墙,此世此清凉。


研露题诗洁,消冰煮茗香。


闲云春影薄,孤磬夜声长。

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


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


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

郡中饶野兴,过客亦淹留。


看月江楼晓,寻山石径秋。


意归何处老,谁免此生愁。

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


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

万法空门里,师修历几生。


过来心已悟,未到行弥精。


溪寂钟还度,林昏锡独鸣。

一钵与三衣,经行远近随。


出家还养母,持律复能诗。


春雪离京厚,晨钟近塞迟。

抖擞生衣两袖尘,上山原是下山人。


只缘踏著来时路,聊复寻思去后因。


老眼岂存三日见,孤心又得一回新。

偶寻荒寺拥孤衾,难得良朋话夜深。


凿牖引山归冷榻,开帘延月出疏林。


寒花渐改高秋色,流水长怀太古音。

九流三教日相从,南北分源岂二宗。


舌上花生珠蕊现,心头火灭玉毫封。


云间何必存鸡犬,天外由来有象龙。

天籁仍烦地籁驱,今人日向古人呼。


有皆全有无还有,无到真无有亦无。


非色非空非孰在,是心是佛是谁俱。

一串尼珠出上方,千重彼岸费津梁。


填坑塞窦功才满,拯溺苏焚意若创。


便许空花随地落,忍教沙界实田荒。

人间谁与问同群,天外孤容共白云。


寒菊终留秋后色,霜枫久醉日馀曛。


拟从象教通玄指,漫许龙威出大文。

一片高云倚翠微,闲看今古近遥飞。


千年台树终无有,此日风幡得是非。


已见宗雷文义合,肯教陶谢性情违。

杯渡能教舞燕迎,鹤飞还使倦龙惊。


衣沾丛桂春云满,锡近幽松暮霭盈。


三毒降馀诸妄定,一灵薰罢万缘轻。

嫦娥真老大,丛桂久参差。


百道流苏掩,千重密幕遮。


羞观鳌背彩,懒放兔身华。

斋北斋南雨点,溪前溪后流声。


石门泉韵非远,城郭风尘暂清。

达磨西来无一字,空馀只履西归时。


空来空去空家宝,更数他财作甚为。

老来未厌短檠光,又集青衿就故乡。


却荷道人能具眼,不同时辈有他肠。


心传潜涧源流别,首出新诗意味长。

杜鹃嘉树状非常,久向缁林压众芳。


春去尚疑啼蜀魄,客来还错认丁香。


高人好事栽莲社,野叟移根植草堂。

十年作别稽山下,万里相逢峡水西。


天下名山游已遍,好寻潜涧一枝栖。

蜀道青天不易登,飘然云水遇乡僧。


芒鞋便欲相随去,身缚粗官愧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