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见清容类远公,六传清派出南宗。


已离世相诸方外,犹挂诗名万袖中。


龙钵夜珠留海月,虎台秋木啸山风。

潞河三日吹黄风,上人翩然来向东。


溪藤索诗照夜白,燕酒饷客摇春红。


池上冰衔愧苏子,城南净社思陶翁。

过眼流光不自胜,迩来三月共寒灯。


凭谁可是忘形客,笑我真成有发僧。

霜鸿将尽一帆开,远别难胜老辨才。


郢客未分新社约,吴僧先扫旧经台。


枯肠腊供芟畦菜,白足春游了径苔。

谁分岩下种,孤秀出丛林。


力饱冰霜健,根培雨露深。


坐怜方外友,持结岁寒心。

长途日暮叩僧扉,疑入名山坐翠微。


高阁佛灯留客枕,中天禅月照征衣。


不堪夜梦仍南去,已听春鸿尽北飞。

王郎涴壁慕家鸡,文苑名高父子齐。


山拟谢安营白土,宅连江总夹青溪。


江边弄笛人何在,雪后乘舟路不迷。

长者能相约,来寻小朗言。


牛鸣金地布,龙藏竺经翻。


瓶汲花犹供,茶香火尚存。

万里无家客,茅斋双树前。


同官能入社,静者共逃禅。


米汁盘边蜜,花龛座里毡。

杖藜江路雪方消,献岁初过善世桥。


为许阮公持白马,便逢支遁论逍遥。


山寒竹树鸣苍玉,窗暝梅花照绛绡。

莲社曾书法愿文,青山今日始寻君。


锡分阿耨池中水,钵覆头陀石上云。


花落经从桐院读,灯残钟向竹窗闻。

十方持锡此中回,精舍初成树始栽。


梵罢篱门明月上,定时钟阜白云开。


东林竹长霞为衲,西岳莲生石作台。

吴门兵后转萧条,欲访高僧不惮遥。


夜月竹堂谁听梵,秋烟笠泽几扬桡。


买山应被深公笑,入社那辞慧远招。

精舍双峰外,君能载酒过。


开筵邀翰墨,驻马系藤萝。


客恋名山几,僧修净土多。

躧履金门下,而来宝树前。


花林开十地,萝径到诸天。


净土匡山社,宗风雪窦禅。

紫宸班始散,数骑巷西行。


密坐逢缁侣,长斋对曲生。


避人双树小,出世万缘轻。

日暮猿啼旧宅,山深鹿饮流泉。


不见高僧禅诵,凄凄芜草春烟。

心公祝发松树前,素庵法主衣钵传。
拈花一笑授持久,曾是灵山会有缘。


是法西来世何极,白日本晖晖,流水长㶁㶁。

献岁平秩春,建寅太初载。


飞英千里来,晓色关山改。


云昏百常观,阴屯五校垒。

嘉会逢休沐,城南枉客车。


竹深三径里,松偃六朝馀。


贝叶齐诗策,莲花照梵书。

献岁诸郎会,弥天此地逢。


日中蒲馔进,春到苜盘供。


客坐频传斝,僧来独扣钟。

释子期相过,清斋开石房。


鹿驯方听法,院静忽闻香。


塔下慈云护,林间慧吹凉。

宝海光中观世音,补陀岩上昼萧森。


学人摄念无生忍,办得西来一片心。

四载难期讲下僧,岂缘佛日会金陵。


三支二朗禅林秀,解续家门七祖灯。

西风瓢笠渡江关,秋满长干待尔还。


莫更十方行乞法,文殊今在五台山。

君蹑丹梯第几重,玉符应在最高峰。


翩翩玄鹤知何处,遥听恒山半夜钟。

商飙忽到双林下,相见伏牛山里人。


连花会上看颜色,问是恒河第几尘。

泠泠苍玉洒毫端,雪作天花石作坛。


识是清凉吾自性,归来明月满长干。

是心是佛闭吾关,何事文殊坐不还。


师见此中禅悦处,千竿修竹五台山。

清公已作五台僧,雪浪君今挂一藤。


京洛浮云弹指过,头陀归对佛前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