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当年曾会景隆池,千里难禁别后思。


古寺春深花落后,小轩人静月明时。


寒山笑谑都成偈,无本推敲酷爱诗。

几年不见佛图澄,龙象天高未许登。


西土重来思有道,亲藩分守愧无能。


曾闻心印传诸祖,更喜诗坛续九僧。

萍水相逢岁未周,又看飞锡上神州。


梁恢针验心多感,龙树机深计莫留。


雁度碧云函谷晓,蝉鸣红树曲江秋。

秦城分手一年过,眼底流光逐逝波。


冷澹情怀交去久,平安消息寄来多。


宝炉香烬同谁话,白雪诗成想自哦。

千里劳师远入秦,久闻医术妙通神。


坐中不问三生话,指下求痊一病身。


早使惠风苏草木,要令幽谷变阳春。

欹枕经旬昼掩关,隔林何处是寒山。


扶筇欲问维摩诘,底事浮生尚未闲。

能祖南归道便南,亦非一指与谁参。


等闲祸水三千劫,都扣真人火一龛。

永夜禅心寂似冰,未须善识为传灯。


漏残无耐穿窗雨,拈韵题诗寄老僧。

朝光闲接轸,乘兴即寻僧。


杖隐疑为石,龛栖不断灯。


凭高观六海,谈远出三乘。

太白归来万事慵,帘垂云影石房空。


虚名远付飞鸿外,胜地冥观落照中。


浮蚁杯从何处绿,来禽花自及春红。

世上木妖空突兀,山中茅屋好盘桓。


敛裳宵逝陶元亮,坐榻皆穿管幼安。


紫石绕檐云起伏,碧流当户月清寒。

牝牡骊黄都莫猜,只看形似亦佳哉。


近来无地无萧翼,珍护还须过辨才。

市边为客忽经时,愁极偏能自放眉。


催换夏衣弹吉贝,待炊朝饭数蹲鸱。


人情冷暖逢方觉,物价低昂听不知。

青龙昙壁辋川游,最忆栘花拂寺楼。


千梵放生深院午,一枝扶老故山秋。


阶苔转日摇平仲,窗竹鸣风过鞠侯。

自怜头白远栖栖,访旧沿洄楚水西。


忆别正看杨柳长,爱行那听鹧鸪啼。


心从章贡诸滩下,手待匡庐五老携。

郁郁谁能滞此乡,飞鹑走狗共津梁。


钩辀笑客行不得,灵寿扶吾当自强。


句漏洞中期葛令,扶摇枝上过云将。

三城秋动白云层,旧地重游独拊膺。


觱篥声中才避寇,菩提树下且寻僧。


危巢鹊顾香台饭,暗路人归古殿灯。

方袍经岁曳边尘,一雁横秋鵙送春。


碎叶不飞穷海路,征蓬那顾住家人。


烟开山院临关月,雪映龛灯吊野燐。

谏草重焚入绀园,昙花初发掩黄门。


何能容易谈天下,只学阿难白世尊。


南海潮音通瀑布,西泠花雨接风幡。

青霞子,昔住丹霞山。
壮岁从师客南越,家乡回首古秦关。


自言十六十七时,修真炼气寻希夷。

舴艋载孤客,一湾复一湾。
沿洄欲指沉香浦,轻桡声入水潺湲。


短蓑破笠伴枯槁,山眉相顾明烟鬟。

曹溪学者楚臣裔,贝叶莲花卷荃蕙。


经行忽感远游章,飞锡将穷沙漠际。


极北霜多芳草无,弥天路断月明孤。

疏烟不断远钟鸣,枫叶殷红江水清。


试望江南秋色里,一僧挥麈石头城。

袈裟西出雪峰寒,舍卫曾分一钵餐。


白马经惟童寿译,黄梅心自祖师安。


春江欲引回肠去,浊世宜将慧眼看。

风尘一拂慰心肝,君别春卿已岁寒。


过岭叶飞声总脆,负霜鸿下迹微乾。


京妆说与持家妇,野服归逢到邑官。

风塘菱荇散,鱼鸟自相亲。


天怒驱神物,途危息老身。


所闻归夜梵,不寐达明晨。

景泰繇来久,诃林别一林。


无忘出家地,终遂入山心。


金界何烦施,白云元自深。

常时住山意,独与老夫论。


眷属恒相外,云峰觉尔尊。


向人求箬笠,并鸟过松门。

了得南宗义,因人漫北行。


衣藏珠自现,锡指雁新横。


舌底将莲种,眉毫斗雪生。

儒业痛非时,沙门早愿归。


为君持一杖,犹未著三衣。


船卧宵中密,斋炊午后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