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鬓毛萧飒寸馀冠,蒙犯风霜却岁寒。


但使孤忠能感激,岂辞远谪备艰难。


苍苍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泻暮湍。

半世区区何所求,南来岂为稻粱谋。


烟岚远近浓还淡,石濑萦回咽更流。


云外钩辀听处好,溪头略彴渡时幽。

禅宫作意留,来隔几峰求。


洞覆檐牙过,云依佛面浮。


栖真迷白鹿,驻景忆丹邱。

南岩万古灵,北户向幽扃。


缘洞逢三殿,窥空逗七星。


泉疑鸣锡处,石带补天形。

此老清如许,宁求使节知。


檄分风宪重,山到月岩奇。


秋色深宜雨,寒花并入诗。

圣王端拱致时平,妙选群才属汗青。


一代弥文县日月,万方同轨走雷霆。


敢希太史抽金匮,更待中郎写石经。

一门三相两封王。
见说郎,美文章。
收拾长才青眼是黄堂。

险阻艰难客路赊,东西南北问生涯。


秋声瑟缩生梧叶,野景萧疏上菊花。


去国已惊身老大,无家空有泪横斜。

来尹上饶邑,中心喜惧并。


有家惭肉食,无术慰苍生。


灵鹫插天碧,冰溪逼渭清。

春风亦到我窗轩,洁白殷红日正暄。


桃李人间已无数,且看踯躅与山矾。

闲花羞对去年丛,君正青春我秃翁。


夜来一阵催花雨,二十四番花信风。

诸贤送我入章泉,问讯泉头不老仙。


更把一杯同醉倒,闲忙出处本忻然。

官事人人衮,谁怜寂寞乡。


卑高多贵贱,寒暑易炎凉。


叹息弦歌美,殷勤篇翰长。

有句闲中得,应知百虑休。


麦天连涧冷,梅月夹山稠。


唤起陶潜醉,能消庾信秋。

三年制锦见能贤,秩满归来宝婺边。


族阔是非无不尔,位高翻覆有如然。


莫因别派妨随牒,且念前闻稳著鞭。

乡邦为作四贤诗,所识还知盛一时。


高质静专还朴厚,熙心坚正却平夷。


新尤胆略无回曲,适且才华不诡时。

我识睡翁尤更早,翁今死矣我已老。


寥寥故家郓东平,丽泽渊源有深抱。


睡翁又号曰粟斋,馀事书帖亦可怀。

风流天上张公子,又得清樽聚一堂。


眇眇高人怀栗里,悠悠佳梦付巫阳。


休论明月黄花曲,共约春时曲水觞。

此话休嘲道学残,忧时当复寸心丹。


扶沟在昔多遗绪,西伯于前实肇端。


县邑岂皆椎剥甚,民农惟独抚摩宽。

一抹红桥卧水云,雨收风叶尚沾巾。


开门觅句无馀日,曲水流杯又浃旬。


春事匆匆容易老,人情往往总输真。

文章精金真美玉,交往徒劳分雅俗。


偶然邂逅一言诗,清秋付与陶潜菊。


弦歌之声誉甚休,田里民其无叹愁。

朅来固意惬,倏去诚愿违。


敢云一语是,未省百事非。


春雪遽落落,春花亦菲菲。

上郭绵绵山,夹路悠悠水。


寻春问诗翁,兴寄岂有已。


持觞得茂宰,抵掌笑行止。

菊开即重阳,蝶愁何必论。


今朝县斋冷,松竹照清樽。


雅致信无极,世俗惭不根。

秋入玉山静,羡君乘归轩。


晓凉红蓼渡,晚晴黄叶村。


儿女罗酒浆,欢呼争候门。

寻常五六月,弄泉南涧幽。


微步匝山影,馀凉抚茶瓯。


低回金辇尘,固为升斗谋。

流芳报花信,畅叙记东晋。


何知胸崔嵬,未觉景急峻。


泛觞河阳春,庶且雅俗镇。

天壤无能著此翁,空令千古想其风。


摩挲诗字尤堪忆,愁切水心名志中。

涧谷闲人与探梅,小楼红蕊万枝开。


临风便合寻吟笔,尽夜翻劳置酒杯。


郡将倅车将欲至,治台莲幕不能来。

荐福湖边酒,能来为一中。


傃庵知祖道,鄱郡见家风。


治县聊绥抚,诗坛更长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