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水树围庵绿几层,阴中敲户昼登登。


十年重到犹为客,半日才闲且访僧。


旧履尘生趺后席,乱幡风纮供余灯。

庵连兜率寺,三径竹边开。


林密暑不到,窗虚月自来。


暮山啼鸟静,云树啸猿哀。

一阁手自建,一庵居在东。


既然头欲白,不用剃令空。


门掩春山绿,檐依晓日红。

淡泊生涯共一堂,杖藜踏遍水云乡。


不妨庐结在人境,应念客来从远方。


三笑可无陶靖节,八仙宜得贺知章。

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即吾乡。


须知见在身为患,见说长生药有方。


老去看书徒引睡,愁来得句不成章。

薄晚登山屐,霜林脱叶飞。


中间看月上,低处觉烟霏。


鸡犬近相接,人家远独稀。

步出东门苇不航,以云名栈正相当。
地临空阔天成险,水到回旋石作梁。
万顷波涛一丘壑,百年官吏几循良。
白发白髭须,僧年八十馀。
已成重阁在,别置一庵居。
客喜逢煎茗,童寒免灌蔬。
吾宗丘壑资,耿耿抱幽独。
结构祗洹家,萦回转岩腹。
前川布黄金,合嶂来苍玉。
闻说东庵在庐岳,浮屠百数独无双。
堂阴翠色连危嶂,门外清光挹大江。
怪石巑岏坐龙虎,老松突兀树旌幢。
紫竹交阴处,微行接小轩。
辘轳声在井,薜荔翠依垣。
自有山林趣,何妨鸟雀喧。
宛陵包虎天下无,徐生之兔画作殊。
眼明忽见此粲者,在笥不独藏於菟。
平冈雄兔脚扑朔,草树深烟纷漠漠。
浮云漠漠拥遥岑,不解为霖空自阴。
人事忽看今日改,菊花还作去年簪。
庙堂谁是忧民者,畎亩空怀爱国心。
谁能燮理顺阴阳,偶为登高一感伤。
多稼盈畴怜就槁,三农终岁叹徒忙。
且呼绿醑互酬酢,聊挽春和归肺肠。
白露凝霜催短景,黄花泛酒续良游。
山横翠黛云开处,雁带斜阳天尽头。
百岁功名成画饼,几人姓字覆金瓯。
一庵自隐古城边,不是山林不市廛。
落月半窗霜满屋,卧听宰相去朝天。
肺热仍当六月间,文园多病正求安。
何人乞与黄金掌,玉屑清秋露作团。
闻说东庵梅最好,何须远访西湖。
金衣相映玉肌肤。
幽香俱可爱,颜色不妨殊。
十年不到雪峰山,寂寂春风昼掩关。
千载祖师无尽意,门前流水绿回环。
众鸟高栖万籁沈,老禅携月过东林。
秋霜不染青莲色,想见乾坤太古心。
借榻禅房秋已深,碧云窗外弄清音。
空阶落尽胡桃叶,霜满东篱菊有金。
芳草天涯慰旅愁,如何南浦有归舟。
君悲十载歌长铗,我愧三冬拥敝裘。
纵饮谁怜步兵酒,多情独上仲宣楼。
何处登临眼最明,雪峰佳处一川平。
潮随海月生时上,峰在云天静处横。
幢盖神扶乔木影,风雷井闭古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