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似投壶谩雅歌,纵贤无奈罚觥何。
若知蓬矢桑弧意,不用穿杨中鹄多。
东京吏治孰称循,范晔才书十二人。
前日桂阳三太守,许谁来此继芳尘。
娟娟细细两三丛,却厌桃花相近红。
已有数枝湘浦月,不消千亩渭川风。
三仙一相有遗风,清淑谁言到此穷。
寄与郴阳忠信士,得名端合谢韩公。
结茅编竹对高丛,不种修篁不植松。
但得数枝花似雪,何须裁截伴枯筇。
百紫千红一径深,胭脂为地粉为林。
有人来问春何在,向道花间无处寻。
修竹苍苍似剡川,浮觞可继永和年。
不知谁有羲之笔,欲写兰亭第二篇。
城上危亭可摘云,四边山色翠为邻。
下窥城郭无馀蕴,草色花光尽是春。
危城雉堞对东山,谁创高楼十二栏。
独鹤不来松已老,春风动处日三竿。
雉堞谯楼紫翠环,红尘扰扰白云闲。
蛮烟瘴雨千峰外,邑屋人家十里间。
卷地江流绕古城,参天乔木一洲横。
年年秋雨无情甚,沙嘴才高又压平。
楚俗声音误最多,近来方证桂门讹。
分明流向郴人道,此水今名崇德河。
重阳过了秋逾爽,自豁楼窗眺晚西。
野外倒涵天影动,海云平压雁行低。
兴来频放深杯饮,吟到须还大字题。
登高佳节上高楼,步步高登楼上头。
万里云霄通眼望,四方风气一腔收。
天连海国偏多景,人趁时光好豁游。
五色云呈考卜初,经营三纪竟何如。
道傍谁定千年策,湖里空浮万顷馀。
纵目东楼天作画,乞灵西桂草为庐。
秋城佳节共登台,楼阁萧森万壑哀。
野岸帆樯天际迥,夕阳烟树楚江来。
凭高不落青山帽,览胜遥怜紫菊杯。
重城俯江皋,岌嶪起曾观。
峣构凌紫氛,飞甍入霄汉。
玲珑辟窗扉,洞达卷帷幔,嵚巘廓西眺,滉瀁悦东眄。
闲凭栏干立,诗牵望眼迷。
水穿城内外,楼接市东西。
江阔云常湿,天宽山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