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飞狐倒马紫荆连,此去朝廷路一千。


虎豹向来严锁钥,犬羊今日盛烽烟。


时名受脤当关将,岁德临分破虏年。

永宁山外黄花镇,隆庆州傍土木城。


千里风烟开紫塞,万年根本是神京。


分工幸筑沿边垒,深入宜防间道兵。

雷转桑干白日昏,防秋边垒万星屯。


先声几发金吾骑,力战犹传铁裹门。


豪杰此时须甲胄,封疆何地不乾坤。

大宁无路援开平,极北孤悬独石城。


遥忆先皇亲跃马,长驱绝塞苦提兵。


寒流汩汩交樵径,野戍荒荒列汉旌。

貔貅十万阵堂堂,自古安危系朔方。


东下鼓鼙连碣石,西来亭障是河隍。


分兵久戍劳充国,借箸前筹赖子房。

昔时无子今有孙,含饴兼复助晨昏。


庭萱含露春风满,三十年来贞孝门。

雏凤新成试羽翰,芳枝何意发枯兰。


相看未语先成泣,人间真有立孤难。

忍死元非爱一身,百年两世此遗娠。


手缝襁褓和残泪,抱向高堂回首频。

妾心何事九秋霜,肯为轻尘弱草伤。


死可复生生不愧,悠悠千载两共姜。

樵采山无禁,优游谷有盘。


坦途惟素履,方外只黄冠。


雪淖知藏迹,风林暂息翰。

舌存知世禁,身在且桓盘。


难借上方剑,空留柱下冠。


月明那愧影,天阔且飞翰。

千古忠良逊硕肤,玄裳赤舄又东都。


鸿飞正拟歌遵陆,骥足何须论畏途。


露润菁莪忻过化,炎荒草木庆来苏。

北岳钟灵秀,西枢振士风。


燕台椿桂义,麟阁鼎彝功。


阵叠三千变,关河百二雄。

近斗疑迁客,连奎忆聚贤。


太微天辅左,台列帝车前。


元岁凭斟酌,玄机籍斡旋。

四牡騑騑向范阳,中丞分陕肃戎行。


旌旗尽带云霞色,节钺偏承日月光。


星汉几回悲雁序,霜天此去见鹰扬。

圣主龙飞日,宵衣简重臣。


人情贤梦卜,天诏焕丝纶。


秩亚三台望,符兼五路巡。

君才岂合老蓬蒿,四马冲炎楚甸高。


囊里旧馀黄石略,腰间新佩吕虔刀。


山当衡岳无宾雁,路入宜城有醴醪。

百粤安壤籍壮猷,太平气象满炎州。


风行万里霜威肃,霖起千年瘴雾收。


帝锡玄圭元有待,人歌赤舄可能留。

芙蓉潋滟小江春,江畔行吟句亦神。


白首见花应笑倒,清风知我故来频。


一双童子歌喉咽,三百枯棋局面新。

是处逢花即见春,因花得酒更怡神。


高秋亦恐餐英尽,半醉无烦劝客频。


午枕北窗清梦破,晚屏西崦黛妆新。

蛇豕跳梁薄海城,黎平崖穴望天兵。


折冲千里恩威重,奖作三军意气生。


五指却挥黎雾散,七星回曜海门清。

黎阳已见汉官城,渡海犹劳十万兵。


蠢尔螳螂争奋臂,烈如风火敢逃生。


纵擒有道遐方静,职贡无虞海道清。

巫峡江陵一水分,猿声两岸夜成群。


遥知月下孤臣泪,才过三声不忍闻。

礼乐当朝老奉常,恍如郤縠向渔阳。


逢时不为鸡声舞,出塞行看剑气长。


左辅疮痍凭鹊起,北门锁钥属鹰扬。

中丞直道去长安,始信人间行路难。


满目风尘多按剑,知心天地几弹冠。


论功自昔归何晏,平夏于今数范韩。

虎拜追随鹓鹭行,山公何意倦回翔。


尝新如荷丝纶重,求旧难忘侧陋扬。


况有清通为启事,正逢简注坐垂裳。

雪里阳春天地心,特将碧藕代甘霖。


荐馀九庙歆精白,赐及千官尽佩簪。


鸣世多怀饶郢曲,许身欲报愧南金。

感激辞明主,从容慰粤人。


奚囊皆袭彩,藻鉴不欺尘。


叶景封灵荚,循年阅古椿。

千里金汤楚蜀资,百蛮君长拜前麾。


殷王自振三年旅,汉将无劳五月师。


经略从容樽俎上,等威凝峻纪纲司。

才名雄自敬皇时,甸服真堪托保釐。


七泽风雷随鼓角,三关云鸟动旌旗。


莱公锁钥君何重,范老江湖我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