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同日分携去,先期掉鞅回。


驰情随道远,残岁怯春催。


客舍惊新柳,山城叹落梅。

四镇名藩忽十春,平生材术老经纶。
古来学问须行己,曾向艰危不爱身。
许国莫疑勋业大,倾朝共羡宠光频。
凤历推来恰半千,高名千古重于山。
降因天下思姚宋,世有斯文属孔颜。
异俗已传吾父至,中原今仗老臣安。
岩岩风采百工师,龙马精神海鹤姿。
宫女犹传洞箫赋,都人今作衮衣诗。
幸逢尧舜登贤日,正是皋夔相国时。
百年中表朱陈宅,十世婚姻嫁娶图。
词翰所形高谊激,子孙其忍旧盟渝。
万里出疆车,驰驱过故都。
离离京国黍,猎猎塞垣榆。
城邑坚和脆,山川径与迂。
北戎轻用武,西汉重开边。
币帛毫芒费,生灵百万全。
几驰衔命使,今辍判花员。
虎头一生信痴绝,虚名误人可多窃。
萧疏白发宁可贷,流浪红尘几时歇。
三神山夐隔嚣纷,众君子聚莹冰雪。
有意效承平,无功答圣明。
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
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
峡路谁知倦此情,往来多是半年程。
孤吟洛苑逢春尽,几向秦城见月明。
高柳断烟侵岳影,古堤斜日背滩声。
圣主巡边驭六师,君当扈跸共称宜。
天威震动风云合,漠野归降雨露施。
策马晓行随彩仗,濡毫夜直近彤墀。
天寒幽蓟漫山雪,弱柳萧条不堪折。
考绩才看上国来,离筵又向都亭别。
骑马南征逐去尘,长安红紫正芳春。
班列鹓鸾肃羽仪,恩颁新扇晓光熹。
才临北阙瞻天拜,便觉南薰遍地吹。
在手敢忘君父德,省心常佩圣贤辞。
送别都门臈已残,朔风吹雪思漫漫。
计程中路逢新岁,拜命南京复旧官。
潮落秦淮江月小,帆开扬子海天宽。
西京冠盖日纷纷,那得才华似陆云。
北苑停骖时听漏,南宫载笔擅摛文。
龙旗影度天香近,玉佩声移曙色分。
五月不可触,三巴未易行。
共因严使命,同此念王程。
月下猿声断,云中鸟道横。
冻雀飞还去,空房只欲眠。
高云断楚塞,大雪满江天。
竹叶春仍绿,梅花寒可怜。
秦汉残书乱不收,笑看双剑倚床头。
岳云南渡凫山晓,海气西连汶水秋。
去楚谁怜和玉泣,卧岩无复贯珠求。
晓驾轺车出凤城,柳花风暖绣衣轻。
入闽料得无多路,不向征徒问去程。
总角常思海上游,乘风今日得周流。
一泓夜浴骊珠火,五色朝浮蜃气楼。
辽水只今无鹤语,蓬壶千古戴鳌头。
使艖才拟过三衢,咫尺常山又驾车。
流水有声浮舴艋,好山无数插芙蕖。
身轻不惮行程远,才薄惟惭历仕初。
金飙刮地雨初晴,使者飞帆至海城。
宝剑光摇秋水碧,绣衣香压瘴烟清。
既从闾井询民瘼,复向屯营问戍情。
区区南闽来,蓂荚屡更易。
鞍马厌道途,风霜改絺绤。
岂无林渊思,民痍未痊革。
伟哉江右老儒宗,讲帐曾看设绛红。
内史诗才存古意,天师书法冠时雄。
寒毡懒坐清江雪,云锦新裁翰苑风。
东风扑面动微和,春服初成试越罗。
城背暖消残雪尽,林梢晴带夕阳多。
眼前物态看来变,镜里光阴老去何。
出处年来不解谋,风尘岁晏可能休。
谩夸妙舞当红袖,曾愧知心是白头。
闭户寻诗春自逸,倚门弹铗晚何求。
乱蝉声里报新秋,与客携壶上彩舟。
衔诏还乡真宠命,却金归国岂常流。
四山芳树迎红锦,一棹沧波起白鸥。
凉雨初收九夏炎,竹亭燕坐喜安恬。
湖山笑我来游晚,风月因人到后添。
已觉功名惭召伯,岂夸词赋逼江淹。
衍庆垂休荷宠褒,孝思端可答劬劳。
旋除宿草焚黄纸,重写遗容换锦袍。
帝德有光天地大,贤名无玷日星高。
松雪仙翁非世人,玉为肌骨水为神。
挥毫每见烟生纸,题璧曾烦袖拂尘。
霄汉十年明圣宠,风云千载壮图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