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望郎归近怨郎行,一步闺门万里情。


辛苦寄书河北去,人言却在武昌城。

淮安城下霜月明,淮河船上唱歌声。


谁遣此歌今夜唱,声声却是怨郎行。

枯苇萧萧搅客眠,夜深灯火照邻船。


□□□□□□□,风雪蓬窗万里天。

楚客秋思著黄叶,吴姬夜歌停碧云。


声尽灯前各流泪,水天凉冷雁离群。

渺渺鲸波无畔岸,北人到此骨应寒。


鹏翎漫说图南海,鳌背俄惊负巨山。


万里越裳来白雉,十年文宿动群蛮。

晴汉疑收练,阴云忽涌涛。


山空鬼聚啸,月黑虎长号。


露偪睡魔走,风飘诗胆豪。

明月在天明星稀,仙人夜半歌紫薇。


黄鹤一去无消息,昆仑玄圃将安归。


万里塞烟透人肌,千山苍翠湿吾衣。

射阳湖上逢徐卿,扬旌走马来江城。
袖中慷慨出新诗,异哉掷地金石铿。


海内交游别离久,一一感叹询其名。

朔风乱扫江云飞,山人为予开石扉。


一斗胡麻煮未熟,散发千峰歌采薇。


吴江枫落客已远,楚塞秋深鸿未归。

蛆蚁开新盎,鸡豚落社锅。


草衰秋水净,木脱暮山多。


颢气时应爽,骄阳老更苛。

长堤高柳暮云平,入夜扁舟堰口横。


千里烟波通海戍,三家村落杂齐声。


残灯微照孤帆动,短笛寒吹片月明。

独坐燕南馆,桃灯坐自深。


还家游子路,去国迩臣心。


落月征车动,寒霜客袂侵。

秋风洒竹枝,凉气入疏衣。


鹤背月中冷,荧光雨后微。


紫垣当讲席,玉漏隔彤闱。

临流趺坐久,夕露坠衣繁。


山色晚逾翠,滩声宵更喧。


林深灯避影,云重月亏痕。

长廊群掾散,从者煮茶供。


寒雨连深夜,清灯照瘦容。


明生白雪壁,响度顺风钟。

杏花红烂竹梢青,水次新开寄寄亭。


共挽行装春送酒,还催挝鼓夜扬铃。


风悲旧楚遥闻树,天入长淮下见星。

官阁题诗夜,重陪水部郎。


花摇池槛影,酒洽竹林狂。


国色含烟紫,宫妆写额黄。

孤舟细雨夜敲时,唤起游人枕上悲。


忠孝未能身力践,君亲徒有念头思。


圣贤门户且行却,天地风云半合离。

南北飘零寡所欢,驱驰空自愧微官。


秋风念旧鲈鱼脍,夜雨怜君苜蓿盘。


客路相逢乡语熟,禅房深坐漏声寒。

笳鼓休教聒病夫,三更犹自拨风炉。


一灯明灭青藜火,万事沈潜太极图。


天下靠谁波砥柱,山中还我药葫芦。

绿映眉痕浅,钗同鬓影斜。
课儿晓起洗铅华。
一任琐窗开尽,半帘花。

凉雨飞檐急,寒螀泣露多。
西窗剪烛苦吟哦。
莫问高城鼓角,夜如何。

宿酒自然醒,徘徊度小亭。


竹间藏睡鸟,树隙漏明星。


村犬吠未息,阶虫语不停。

夜读蟠舟诗,如共蟠舟语。
五年别泪隔秋风,万里孤舟泊寒渚。


行尽诸方勘尽禅,此句逢人未曾举。

日落山色黄,樵夫不敢下。


风号万壑哀,鸟雀亦惊怕。


人谓斑将军,此地正争霸。

舣舟寻近岸,馀兴月明中。


鼓瑟人何在,弹筝意略同。


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

冬夜如年,客枕无眠,怎到天明。
待数残二十五、寒更点,听馀一百八、晓钟声。
雨脚敲篷,滩头激缆,总与离人诉不平。

近得雷州信,遥闻弟侄来。


江山淹远望,天地保疏材。


乡为鱼羹起,今宁马豆猜。

往备清华职,宁知濩落心?


槐街春日盛,杏省午烟深。


出试终何补?还归敢自任。


只惭山泽吏,空受二毛侵。

客行身万里,家在地中分。


爵命优臣子,江湖远圣君。


夜瞻龙凤气,岁出虎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