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空谷寂无声,春风从东来。
伊人在何处,山花空自开。
窗含月影梦初回,一枕凄凉眼懒开。
幽恨闲愁本无种,根苗不识是谁栽。
啾唧蛩吟旅况凄,那堪孤枕酒醒时。
梦魂栩栩知何处,依约幽轩话别离。
寸碧遥岑隐半规,冰轮次第碾琉璃。
因追胜集琼楼杪,笑倩纤纤捧酒卮。
廉纤小雨破炎蒸,马上襟怀顿觉清。
暂解征鞍访村叟,一瓯春露醒馀酲。
信马沿堤懒著鞭,不堪回首望临川。
满怀离恨如春梦,愁听林梢断续蝉。
欲破闲愁殢举觞,醉中行色转凄凉。
眼封无物堪消遣,望尽江城断尽肠。
挑尽寒灯夜欲分,襟怀岑寂向谁论。
香残读彻闲攲枕,仿佛音容入梦魂。
一声啼鸟过残阳,仿佛流莺促晓妆。
记得年时倦梳裹,殢人和笑道天凉。
舍馆年年老,江边日日阴。
雨声便熟睡,花气动幽吟。
树密莺愁湿,庭荒雀畏深。
十载婴离乱,三灵紊纪纲。
长雄尊武断,氛祲晦文昌。
赤子还思汉,皇天只眷商。
万里烟波一短蓬,白头闲卧海之东。
瞳瞳门外严冬日,细细榕阴盛夏风。
伏枕喜看眠已稳,出门深欲耳双聋。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阳。
八岁学籀篆,十岁《急就章》。
孺小不知难,欲升钟索堂。
沧波赤水浩相连,古渡重过却自怜。
华发暗惊非昨日,青天无恙似前年。
野花啼鸟迎归路,芳草斜阳度远阡。
金台游倦初回,兰舟南望遥天表。
千尺征帆,两堤断岸,归心萦绕。
波漾轻鲦,岸驱野犊,断烟风袅。
阳关可是登高路。
算到底、不如归去。
时节近中秋,那更黄花雨。
侬家好观水,结屋傍西湖。
荒径人踪少,苍苔鸟迹无。
交情穷始见,世态燠斯孚。
风霜岁又除,藜杖步徐徐。
儿辈忧无药,床头喜有书。
背因曝日暖,交为诉贫疏。
三十年来尚转蓬,学书学剑两无功。
数椽茅屋寒江上,一树梅花细雨中。
闻雁忽惊时序晚,对山不觉酒船空。
旦夕历城闉,旷远聊骋目。
北顾邯郸道,南指太行麓。
燕赵昔名疆,贤哲竟驰逐。
担头看尽百花春。
春事只三分。
不似莺莺燕燕,相将红杏芳园。
多病他乡外,孤怀始觉愁。
山围双鹭晓,门闭一蝉秋。
遇合冯生铗,勋名季子裘。
世间乡族最为亲,强半逡巡是古人。
纵使江南官况好,也应回首一伤神。
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
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
白日西飞水自东,乾坤浩浩恨何穷。
无梯可觅姮娥药,有术难乘御寇风。
啼声春雨里,青山万点酒杯中。
水国蚕桑早,春山蕨笋肥。
谁怜行路客,着尽离家衣。
村犬迎舟吠,田乌绕耜飞。
山寺钟声送夕阳,引来月色到东廊。
三更梦断觅残蝶,花影重重上短墙。
坐稳蒲团一事无,上方月色出扶疏。
老僧偏有南楼兴,笑指峰头玩玉壶。
作客近清明,一杯谁省墓。
何如春草生,得上坟前路。
行行烟树碧蒙蒙,万绿垂杨夹道中。
晓雾细飞云欲堕,天风轻拂日初曈。
鸟啼花落随时变,水色山光到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