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如洛社共传觞,白纻新披未染霜。


仙露酿成云液酒,莲花裁作木兰堂。


秋光乍缺三分影,明镜仍开七宝妆。

客来曾泛镜湖舟,又对银塘水镜幽。


乌鹊一枝经几匝,骊珠千里向予投。


杯倾五夜从沾露,月到中天始判秋。

园林爽籁中清商,杯酒流连水石旁。


锦石有心邀桂子,仙宫何意掩云房。


风传玉漏寒偏急,歌彻铜鞮夜未央。

醉后回桡冲宿鹭,竹间门掩曲房深。


风清石枕欹寒玉,月浸藤床睡碎金。


太乙莲舟空外度,庄生蝴蝶梦中寻。

高谈秋水更谈天,且向江湖学水仙。


岁月尽拚千日酒,风波不到五湖船。


银蟾半落鲛宫里,兰桨轻摇桂阙前。

谁解朝衣作隐沦,遂初予亦早抽身。


生涯总付杯中物,烟景长供世外人。


白鸟不惊青雀舫,绿波偏照紫纶巾。

商调重裁白苎词,中秋两度快传卮。


爱他月朗江清处,不怕风高露重时。


溟海好投任氏钓,蹄涔堪笑习家池。

名园遥在水云乡,有客招携共采芳。


野鹤唳风催发棹,晚湖浮月引飞觞。


星河荡漾三天阔,岛屿沿洄五夜长。

露冷潇湘夜景鲜,兰舟泛罢弄山烟。


崖翻潭影疑无地,岩敞云门别有天。


洞里征歌敲片玉,月中听雨响寒泉。

积潦浩无际,人来狎钓翁。


放船宜落日,破浪信长风。


葭菼霜华外,村原水气中。

露华澄月色,可爱是中秋。


岂料清光夕,翻成秉烛游。


水轮初掩匣,玉帐乍悬钩。

黄衢成黑道,灵兔惑妖蟆。


只恐琼宫女,随风落别家。


霓裳中夜歇,鼓角万方嗟。

年年秋月年年新,独向高楼照老人。


河山入镜悬千像,宫殿如冰映一身。


生厌豪华成寂寞,老于泉石惜风尘。

偶共寻凉过露台,追欢更上片鳞隈。


依岩挂屋千峰顶,绕壁横空一径开。


夜静钟声从地起,月寒秋色自天来。

凄然今夕是何夕,依旧去秋茕独身。


仰看忉利空无际,回望双林泪转新。


愁极却怜知己在,夜深偏忆故山真。

古殿苍茫对月明,青山独有老僧清。


风吹不散长天色,虫响暗连落叶声。


万里山河双眼净,三秋林壑几人情。

宦海波涛觉后惊,人间如梦信空名。


东林不满陶公意,逵路殊深扬子情。


万里秋风催锦瑟,千门寒月驻霓旌。

百年几度共中秋,回首悲欢付海鸥。


蟾桂不停乌鹊影,川原高举白云头。


寒空远鉴千峰衲,暖席横吹万户侯。

万里湖光夜气清,病馀秋色倍分明。


青山皓洁看同世,碧汉孤悬最有情。


掩映云中纡短景,悠扬空外霁长更。

云里高楼结构成,凭栏一望万峰晴。


移床且待黄花盛,玩月先当白露清。


阶下牡丹新影瘦,檐前湖水叠波泓。

秋空云散碧霄澄,万里江山倚太清。


此夜月高人尽赏,谁家香冷梦初成。


光辉不作悲欢色,今昔偏从寒照生。

连宵忍见天河净,风散重霾缺亦明。


落落河山人北望,悠悠关塞雁南征。


伤今聊作昔年兴,感往偏怜此夕情。

闰亦中秋月,胡为此较妍。


云尽当空媚,桂影无正偏。


因闰识从来,翳中体恒然。

中秋五夕前,寻凉登紫玉。


皓魄悬高岑,影散千林浴。


万里无片云,横眸九霄瞩。

清光不欲动人怀,黯澹秋山只自谐。


却忆榕桥寒月后,几人形影在天涯。

去年此夕海云开,此夕今年山雾来。


若使月明照潭水,恐惊飞雁一徘徊。

客心差不俗,僧况亦殊清。


共坐长林下,难忘故国情。


水流寒雁影,林噪暮鸦声。

年光惊易过,忽忽又中秋。


不见故人久,相携山径幽。


白云横岭路,黄叶断溪流。

中秋万古月,城阙玩每同。


今年展奇观,对此空山中。


圆魄出东岭,海气开洪蒙。

高秋明月满天凉,露坐风生薜荔裳。


蟋蟀近床还独语,蟾蜍离海已深藏。


人间忽敞清虚府,地上平铺雪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