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汉微明夕雨馀,行吟独自绕阶除。


今宵若与常年比,月色人心总不如。

几欲高眠畏夜寒,又思月色起来看。


及来看月翻多感,不似眠时意少安。

吟诗无伴自无情,满院凉风月正明。


毕境无诗空懊恼,只将身绕桂花行。

拟将诗酒赏良时,久不吟诗思苦迟。


无酒已辜今夜月,如何容得更无诗。

绿意情何处。
恁秋光、垂虹倒景,银塘紫府。
翠盖亭亭云袂冷,剪剪红衣罢舞。

清露疑新雨。
为花忙、寻思向往,旧家庭宇。
缥缈池塘香旖旎,别样玲珑可取。

今夕秋华光乍掩。
雨潇风飘,忍把珠帘卷。
无奈夜长歌宛转。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卷地风云暗晓天,夜阑犹望对婵娟。


一秋好景翻成梦,此夕清光定欠缘。


玉兔有灵藏皓魄,素蛾何处避芳年。

团坐移舟望月圆,碧空如洗水如烟。


四时清景惟今夜,万里通明到晓天。


风敛露华霄汉外,人分秋色酒尊前。

秋高凉露洗炎歊,月朗风轻雾气消。


天上玉楼开宝镜,人间仙客遇蓝桥。


诗从古调惊春雪,路藉南行叹黍苗。

怀人对月坐更阑,木雁题门指又弹。


月闰玉盘今再转,秋中桂影却重攀。


去年此夕秋将尽,此夕明年秋亦残。

三秋何意两中秋,南侣秋光喜暂留。


前月广陵涛已赋,今宵天柱客仍游。


文心茂宰诗应续,皓首骚人醉未休。

秋色平分月正高,故人千里只神交。


苍龙矫矫飞层汉,病鹤依依守旧巢。


霜刃若怜无用剑,璠桃羞见昔花袍。

月色平分一半秋,白沙川上思悠悠。


岩花重露流香合,风伯驱云入洞收。


渔唱可人闻远浦,笛声何处下层楼。

雨色微茫渐近城,今宵谁解卜阴晴。


冰轮未向云间现,暑气先从野外清。


密坐岂妨成四美,深杯那厌欲三更。

昨宵风雨闭门时,何意秋澄会转奇。


晚日碧云宁但合,东山明月更堪期。


影飘桂树金波丽,尘净兰阶玉宇宜。

露气初寒凭槛外,月华高映举杯前。


新晴雨洗看逾洁,入夜云开望独圆。


索处未应甘抱寂,满庭无奈正连娟。

秋光才满习家池,有客新篇更陆离。


胜赏谩宜方外侣,浮名休羡里中儿。


诗成珠玉当谁和,忧在江湖只自知。

三年海上见中秋,月下今宵壮远游。


客路风清闽岭外,帝城春在曲江头。


二京赋就谁争美,三殿名高自胜流。

住楫滩头宿,滩声彻夜喧。


水舂随断岸,渔火照孤村。


月满秋光半,更深露气寒。

乱云如墨翳中天,宝镜空矜此夕圆。


巽二有知能净扫,万方何处不婵娟。

高飞独鹤想华亭,出海冰轮到晓清。


林影波光四千里,看君一路镜中行。

美人宴罢玉京城,归骑垂鞭踏月行。


风露九霄纷滉漾,山河万里共澄清。


却思江路经年别,直恐冰轮未晓倾。

一年好景三秋半,把酒还思玉宇寒。


细雨不堪论旧约,痴云空自恼清欢。


江头几处凭阑望,天上何人倒影看。

明月在檐楹,披衣我独行。


如何一步地,偏生万里情。


去去我欲眠,明月不须明。

似此如何得好怀,夜寒泉石亦难谐。


却怜金井桥头影,定是吟诗忆海涯。

雪晴夜半冷云开,缺月疑从匡顶来。


招隐泉边应未卧,遥知两地各徘徊。

九秋刚半,望天边云影,淡烘黄月。
擪笛弹丝豪兴减,宛转愁肠凝结。
庾亮楼头,马融帐底,坐等姮娥出。

驰驱万里气雄哉,归马云屯夕照催。


天上新秋明月满,人间负羽使星来。


风烟揽辔输君壮,潦倒清樽共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