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平生恶晻昧,虚空光陆离。


心与此月同,不容一毫疵。


恨月有圆缺,不得常清奇。

天末逢秋半,临流玩佳月。


置酒延孤光,夜久凉风发。


感时歌慨慷,醉来翻不悦。

出望月轮小,不如临海生。


又疑今夜看,难比故乡明。


立柏正无影,清猿偏有声。

雾失南楼,云低东阁。
枝头不见南飞鹊。
姮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

河汉风清,庭户夜凉,皓月澄秋时候。
冰鉴乍开,跨海飞来,光掩满天星斗。
四卷珠帘,渐移影、宝阶鸳甃。

芙蓉池畔都开遍。
又是西风晚。
霁天碧净暝云收。

西风黄鹤旧矶头,皓月中分此夕秋。


乌鹊无依频绕树,鱼龙有喜竞乘流。


烟云尽卷天逾大,河汉低垂地欲浮。

西风万卷堂空,卧听箫鼓谁家宴。
多情惟有,碧霄明月,肯来相见。
因记当年,南楼老子,座前宾满。

镜里秋容好,岩前爽气佳。


素娥元有药,老桂又开花。


对影心犹壮,观花鬓未华。

凉夜金波动,秋空玉镜飞。


山河移素影,霄汉出清辉。


照席蟾蜍近,传书鸿雁稀。

三年好景忧中度,今岁中秋大放晴。


万里碧空星彩烂,满天凉露月华明。


桂香尊俎喷龙脑,花拥笙歌咽凤声。

景色平分一半秋,广寒宫阙素光流。


嫦娥此夜勤妆束,玉鉴高悬十二楼。

今夕为何夕,平分一半秋。


月明梧影乱,风细桂香浮。


碧落茫无际,银河烂不收。

去年今夕秋雨晴,银蟾出海何晶明。


中庭宴集惬幽赏,良夜况与清风并。


水精帘开广寒府,十二琼楼辉玉宇。

岁岁秋风异卜居,今年秋色照霞裾。


家庖内赐馀刍豢,海市初衣动佩鱼。


铃柝夜闻枭鸟啸,关山朝望虎贲疏。

经看五十八回秋,却到于今始自繇。


未用宾朋同玩月,有时吟赏独登楼。


腹如老鹤无多啄,质似灵槎信所浮。

寒蟾生昼洗苍苍,兔杵洴空玉作裳。


竟夜彻朝无片翳,翘看直北尽如霜。

皎魄团团淡素秋,喜增光爽怨增愁。


好随芦渚渔家乐,莫向长安问酒楼。

漏下遥闻空有声,满天鼙鼓事长征。


千屯画角吹归思,愿借银河赋洗兵。

盈掌寒光半翳无,四郊尘静月明孤。


至今兔捣缘何事,萧瑟秋声满玉壶。

寻真炼药事飞升,当日何因月里行。


多恐广寒还有梦,浓云疏雨不胜情。

列醴千家玉瓮香,不禁疏雨点衣裳。


谁知夜半笙歌歇,彻骨清光月似霜。

曾闻不见高城句,今日城中人若何。


只恐虎丘池畔月,歌喉还似昔年多。

宝瑟金樽忆昔游,阖闾城下月当楼。


年随燕燕莺莺度,人对风风雨雨愁。

今夕复何夕,兴怀有万端。


山中连夜雨,客岁一人看。


桂湿飘无迹,林昏影独寒。

美人涉江水,爱此鸥鹭闲。


参差各怅望,江水渺波澜。


萧萧风日中,蔼蔼松竹间。

湘帘不卷知秋色,中夜萧萧闻促织。


开笼稚子戏方阑,闭户先生听不得。


仆本雕虫应律鸣,谁家懒妇及秋惊。

不知秋骨渐棱棱,月白闻招带病承。


浸地一庭清上酒,凉天四角白垂灯。


衣单怕倚禁霜树,坐缺思添住岳僧。

蠛蠓浮去傍高萝,千里秋空对寤歌。


霜落雁低衡岳影,月明人远洞庭波。


频年玉塞燕支老,别苑金盘白露多。

舟缘清浅发重湾,八月潮生客好还。


世乱随时忘涕泪,月明今夜尚关山。


即飞白羽催军令,自拂黄尘定壮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