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能舍流俗,溷迹半丘林。
宾客衣冠少,牛羊村巷深。
采葵犹未熟,修竹渐成阴。
江汉氛祲入,三湘更滞淫。
梦魂依桂峤,泪血染枫林。
虎落凄风过,蛇丘毒雾深。
啖蚬论文二十春,蚬多时共结交亲。
今来煮蚬遥相忆,谁识江南海味真。
扁舟投落日,遥夜楚江隅。
月上寒潮静,灯依野岸孤。
驱驰悲断雁,牢落愧栖乌。
松篁隔水护书台,年少从今万卷开。
笔付江淹添五彩,文追燕许上三台。
郎于灯下知勤读,翁向江头口纵杯。
惜别春吟少,神交夜梦多。
六年三黜后,一日五噫歌。
鸡黍堪同约,羊求可并过。
潞河今夜月,却望晋安城。
少谷堂犹在,东峰花正明。
旅愁存世故,乡梦逐人情。
历历笙歌几处听,共看新月上疏棂。
辛盘捧出芹芽绿,玉碗分来柏叶青。
正喜邀欢开白社,欣从问字过玄亭。
半载圜扉侍绛帏,离情相对更歔欷。
三闾去国难为念,五柳归田暂息机。
蕉下未醒谁梦鹿,枕中赢得自轻肥。
徙倚高台望八方,白云秋色共苍茫。
翠拖巁嶂青空出,日入横江白练长。
文章不尽世间事,天地能容我辈狂。
路转千门紫陌偏,一时佳丽在平泉。
握兰并集云霄侣,调雪还开玳瑁筵。
庭际疏花燃细雨,苑边高柳出鸣蝉。
三径幽栖小筑初,春风吾亦爱吾庐。
百年知己灌园子,半世生涯种树书。
委卷席门深结驷,山厨藜火薄烹蔬。
太史楼前伐鼓频,香烟飞绕画堂新。
六三世代同尊祖,五百云礽本一人。
诗酒箫笙喧夜月,子孙兄弟满堂春。
江岸杨花已满林,片帆遥指古田阴。
长途未习蛮溪语,别舫偏怜粤客吟。
闲按水程寻古驿,静依沙渚数栖禽。
十年浪迹事俱非,会向烟霞洞壑归。
瓢笠不辞行路涩,琴书长与故人违。
鹿门妻子皈空尽,阳羡田庐举手挥。
得归茅屋赋闲居,却扫依然静者初。
浮白心情批酒券,杀青事业勘农书。
连筒引水看浇菜,步屣缘堤课牧猪。
虚舟原不系,来去只随缘。
惜此苔岑好,要之金石坚。
东风白门柳,斜日汉阳船。
晚来高士宅,落日满空林。
野径无人迹,深山啼怪禽。
一年芳草暮,万里故人心。
朝登小艇移家去,好友叮咛别故迟。
叙旧正当频贳酒,离群不复更题诗。
数椽斜倚垂杨树,一径遥环种菜篱。
十万冤禽仗此行,谁知乞命事难成。
包胥已尽滂沱泪,晋鄙惟闻嚄唶声。
自古天心悭悔祸,虽余人面错偷生。
离亭萧瑟动秋风,帐饮青门夕照红。
八月仙槎秋水阔,千家砧杵暮烟空。
河梁惜别存知己,海内论交有数公。
凿山采山石,采处名石宕。
石尽山成蜕,因之得奇状。
曹山最奇绝,覆石如连帐。
霜过寒汀静,澄泓碧一湾。
菰蒲残叶袅,鸿雁和声闲。
暮霭浓深树,秋容淡远山。
花残江馆滞征缨,绿浦红潮柳岸平。
芳草有心抽夜雨,东风无力转春晴。
艰难抱子还乡国,落拓浮家仗友生。
草疏饭客淡弥亲,巾袖高谈亦伟人。
车似鸡栖偏疾恶,釜惟鱼在卒全身。
服边讲授堪连席,申夏韬潜耻触纶。
熙朝昕鼓以时催,洛学昌明涤草莱。
八子馨香俱沆瀣,两河灵秀此胚胎。
中牟云集生徒盛,仪邑天褒礼乐才。
繁台重剔藓碑昏,文献弥多鼎盛门。
博士榆枋新撰稿,好官桑枣旧栽痕。
子衡绩载家藏集,损仲书同国史论。
三馆木天深秘地,八韩二宋惯联车。
最难伯厚持冰鉴,岂独元褒校石渠。
台阁弹章赖通议,河湟诤论有尚书。
载酒蓬池好物华,上头诗笔最清嘉。
广文肯啖慈恩柿,中尉难污宰相麻。
董史直声青简上,并州伟略白江涯。
飒爽须眉太史文,原尝侠气并时闻。
监门上座犹常事,为国申威最轶群。
安得屠儿诛嚄唶,并将媾使痛锄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