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千门动寒色,大树莽萧萧。


日落中涓马,霜归散骑貂。


渐谙高枕趣,不畏简书招。

芙蓉万仞插天寒,乐府新传蜀道难。


把向风流贺宾客,不知还拟谪仙看。

破浪冲炎舴艋孤,偏劳物色到菰芦。


文惊贾傅浮湘好,歌爱王郎斫地无。


休汝莲花依白社,游燕桃树满玄都。

秋山铙吹拥登台,龙藏含云郁未开。


天际两高风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罢偏成感,竹叶飞时不待催。

寄来名笔总西京,读罢翻然侠思生。


紫阁云疑偷华色,黄河水约带秦声。


未烦吾党弦惊绝,依旧人间缶爱鸣。

一醉曾将万事齐,暂陪欢去便如泥。


黄花李白墓前路,碧浪桓彝宅后溪。


九月霜中随计吏,十年江上灌春畦。

晓起轻寒透薄帷,风光节物暗推移。


正当边塞秋临早,况是关山月落迟。


一雁孤鸣惊旅梦,千峰攒立动诗思。

扬州二十四桥月,莫作灞桥同调看。


诗果位登银色界,酒风流倚玉阑干。


六花比似琼花巧,一岁翻成两岁寒。

驿楼枕回洲,湍汊声活活。


霜芦花犹泛,烟柳叶渐脱。


月出凫雁鸣,孤艕寒江阔。

昔年专席奉清朝,今日持书即旧僚。


珠履会中箫管思,白云归处帝乡遥。


巴江暮雨连三峡,剑壁危梁上九霄。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灵州碧岩下,荑英初散芳。


涂涂犹宿露,采采不盈筐。


阴窦藏烟湿,单衣染焙香。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


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

虽勤车马役,而与故人同。


濯热宜清洛,忘饥为碧松。


御风思御寇,缩地忆壶公。

君莫怪我不读书,君莫笑我不饮酒。


更精文史岂足用,渐老欢娱复何有。


负郭安得二百亩,举家已聚三十口。

自归城里寺,长忆宿山门。


终夜冥心客,诸峰叫月猿。


岚光生眼力,泉滴爽吟魂。

碧云诸友尽黄眸,石点花飞更说无。


岚翠湿衣松接院,芙蓉薰面寺临湖。


沃洲高卧心何僻,匡社长禅兴亦孤。

山野宜独往,出郭愧宾从。


终为吏事役,犹与贤者共。


平湖色清浅,霜落冰始冻。

好去北归雁,凭将千里书。


潼关何日到,送目故愁予。

腰间垂印囊,白发未归乡。


还往应相责,朝昏亦自伤。


穷愁山影峭,独夜漏声长。

一钵雕胡七碗茶,衲僧随分有生涯。


摩醯顶上开新眼,香象云中瘗旧牙。


结社更思修白业,还山不拟煮黄芽。

桐树千岁孤根深,蒙君斫作囊中琴。


旁观一唱复三叹,静听七弦成五音。


得意失意岂真性,有声无声皆苦心。

何须领众复匡徒,无事天真佛一躯。


扬下屠刀知广额,策开眉睫见宝卢。


宋人什袭藏顽石,胡贾千金市世珠。

多谢山翁远寄声,别来林下几阴晴。


阶前扫叶云容乱,树底窥花雀尾横。


拾得仙砂无法煮,种成鬼芋待时烹。

三条篾束十四腰,渐远尘寰近碧霄。


云水相投因系屋,蕨薇将罄便移寮。


人间未易开双眼,林下还思挂一瓢。

岁暮方思住洞天,斧冰临涧煮寒泉。


半闲茅屋连朝雨,品字柴头一缕烟。


山色去心无咫尺,路岐回首已三千。

当时一入便忘还,分得云房屋半闲。


笑我住来仍渡海,输他飞去不离山。


抛将松竹无田地,领取生涯有死关。

谩将行乐逐儿童,坐破良宵兴不穷。


自把闲心拟明月,独留清影在屏风。


寒城久客多新识,灯市归人半老翁。

兀坐空林远思兴,闲心时复在高朋。


重经旧路成生客,笑向旁人认老僧。


沧海偶来甜鹤梦,青山归去忆渔灯。

隔水看山东复东,片云无住寸心同。


出逢岐路谁家子,钓尽江波何处翁。


覆顶千丝难禁雪,当门两齿不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