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八月荠麦生,四月靡草死。


昌荣在一朝,衰谢阅千䙫。


德人慎所积,力善树深棋。

荒榛引蔓上山扉,村巷萧条列郡非。


沙苑月寒笳吹动,关城风急羽书飞。


征输到处疑应尽,戍卒经秋尚未归。

南归吏部一方巾,冉水东头访病人。


万里孤槎浮海梦,片言九死报君身。


风从远道来应好,暑向深山避却真。

湖舟腔子闻应惯,二八佳人席上歌。


此夜扁舟听更好,水平波静月明多。

玉署忽闻莺,关关自有情。


往来难辨处,断续若频惊。


乍弄羌儿笛,新调秦女筝。

惨淡秋阴合,长风送雁群。


已随寒气远,还共雨声闻。


影湿呼尤急,云深语不分。

谁截湘江碧玉枝,龙吟莺语响参差。


孤臣去国愁闻处,思妇空房独听时。


骤雨崩腾飘瓦急,流泉呜咽下滩迟。

水尽铜龙残月皎,花雾蒙蒙碧天晓。


宫莺梦破一声钟,无限清音听不了。


绵蛮初起上林东,须臾又度长乐宫。

屈指新春只月馀,园梅闻道已盈枝。


暗香便欲朝三嗅,寒笛愁闻夜一吹。


病眼未能临翠薄,幽怀还恐失霜枝。

龙头本是我青毡,寂寞风流数百年。


素业久惭吾未振,遗芳今喜汝能传。


九光瑞日才披雾,千里修途要著鞭。

拂晓文闱报捷音,传家始见胜籯金。


不随门户炎凉异,须识胶庠德泽深。


日月光华今际会,岁时风物莫侵寻。

高杉何亭亭,北接岢岚山。


如何蜀杜宇,飞鸣来此间。


羽翼误尔身,浩荡迷乡关。

高人在城郭,应酬颇纷如。


忆我烟霞栖,遗我一纸书。


雨馀窗户凉,蛩声满阶除。

我屋修竹根,身闲境逾静。


维摩本无心,谁令示人病。


夕阳耿疏林,影落莓苔径。

深夜凉风发,迢遥送笛声。


只愁江月破,不放野云行。


怨曲人多感,离肠恨易生。

精庐残夜景,天宇灭埃氛。


幽磬此时击,馀音几处闻。


随风树杪去,支策月中分。

新按胡鹰旧雪香,三千人马出围场。


自怜患眼寒窗下,高拥青绫梦射狼。

陶令归来五柳长,至今麦穗尚成行。


郊原日夕驱车马,谁见伊优只在堂。

经过茂宰鸣琴地,忽忆孤山一鹤飞。


候馆棠阴聊系马,居人指点欲沾衣。

苍狗浮云祇浪猜,山河风景已相乖。


澄清祖逖怀空切,恢复文山志不谐。


纵死但知存肮脏,达观原自外形骸。

春台寂寂坐昏黄,谁拂龙唇对夜光。


一壑松风惊改调,百年冰炭减回肠。


遥峰自隔孤鸿影,小閤时飘睡鸭香。

太史平安好,声名老帝畿。
书来纪春孟,节换已秋衣。
汗简酬恩遇,渔竿冷故矶。
翰林发策冠诸儒,再世重归汗血驹。
醉后挥毫凌月窟,梦中插翼上天衢。
半生怀抱吞馀子,一日声名振八区。
馀寒欺酒不成醺,转觉供诗景物新。
箬笠带归山路雨,竹箫吹老陇梅春。
田君泉石闲招隐,颜子箪瓢自食贫。
底事离群今暮春,故人怀想渴生尘。
阳关声断空回首,惭愧迁乔鸟语新。
湛湛长江上有枫,予怀渺渺水云空。
未夸湓浦逢商妇,剩喜桐滩有钓翁。
攲枕醉眠秋渚月,乱帆争趁夜潮风。
岧峣九天门,玉署青琐闼。
老我烟霞心,参商坐寥阔。
十年望春云,不忍镊白发。
昨遇梁园使,孤城舍弟居。
干戈常在目,烽火不通书。
汝计犹长剑,吾心已弊庐。
手执家书悲故乡,萱花一夜老高堂。
忍看泪滴成流水,愁听机声过短墙。
身上衣裳针线旧,眼中形影梦魂长。
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