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


临水种松须匼匝,就中作室要宽安。


洞经即日修真诀,玉臼逢春浴旧丹。

仙游办得茅千束,华盖须分屋数间。


微咏玉经忘我老,谩调金鼎胜于闲。


龙雷变化从舒卷,鹤露清寒自往还。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


岭上闲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

碧云双引树重重,除却丹经户牖空。


一径绿阴三月雨,数声啼鸟百花风。


年深不记栽桃客,夜静长留卖药翁。

茅冈初割一溪云,玄契华阳旧隐文。


谒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


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


清露尚馀丹满臼,白云今许草为堂。


冬凭野烧开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

丹室人间那可寻,嵩丘王屋五云深。


先生结茆在何处,坐令九转成黄金。


芙蓉出鼎秋花吐,曲密房幽夜窗曙。

一官病后著潜夫,归访仙人九节蒲。
考室自能依八桂,为园先学种三珠。
但驱鸡犬抛丹药,莫唤儿童镊白须。
日出东窗飞彩霞,初升顶上聚三花。
鼎含真火一元气,炉养仙房九转砂。
沧海波中产珠树,扶桑枝上吐金芽。
石洞扫烟霞,仙坛覆落花。
人间寻鹤侣,天上驻鸾车。
瑶圃桃成实,金盘枣似瓜。
湖海归来挂一瓢,玉蟾丹灶待重烧。
内经黄帝留针诀,三品神农辩药苗。
枫叶渔舟波澹澹,茶烟禅榻鬓萧萧。
白云丹室好修真,云与仙家本自亲。
无意从龙施黑雨,有时骑鹤上青旻。
只烧鼎内千年药,不著人间半点尘。
勾漏遗踪不可求,一庵筑傍杏林幽。
花残红雨帘前落,药熟彤霞鼎面浮。
富贵谁能饶白发,市城今喜有丹丘。
仙人有丹室,遥隔翠微里。
石鼎云影红,星坛霞气紫。
珠林散暮声,壁月落秋水。
暇日肩舆上翠微,烟光峦气湿人衣。
桃花片片随流去,岩漏泠泠作雨飞。
丹井稚川成药处,双峰滕子读书基。
嘉树团团蔽紫烟,黄冠师作地行仙。
留形住室真馀事,鍊气精思本自然。
鹤警乔松常见月,龟藏浮叶不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