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扁舟临发更迟迟,无复人间富贵机。


却忆少年春试日,月明携卷候彤闱。

曾参石室润鸿休,又见蒲轮降鹄头。


归去太平犹许颂,未应诗酒只赓酬。

潞河流水碧湾环,此日何期照病颜。


举目家园疑可见,依稀尚有百重山。

指日扬帆过碧滩,南湖分水更回看。

天官幕府盛诸卿,又从皇舆赴上京。


邂逅同为远道客,比邻犹有故乡情。


秋风响近弹琴峡,夜月悬当直斗城。

登科才拜粉闱郎,旋对西风泣孟光。


红锦恩颁新制诰,紫罗恨满旧香囊。


人间无计留秾李,地下何缘种海棠。

刘郎欲投效,去隐苏门山。
区区青墨绶,弃擿如等闲。


苏门自昔多幽趣,曾是孙登长啸处。

造物无缺陷,人生罕奇节。


万类转鸿钧,灵蠢递生灭。


秀气之所钟,树立迥殊绝。

明月照高天,青云傍庭户。


心静夜摊书,欣然慕前古。

生机何所赖,官罢废饔飧。


不有安贫乐,焉知陋巷尊。


无谋宜困阨,守死报乾坤。

连朝愁酷热,台榭拟攀跻。


瓜果消炎日,诗文寄赫蹄。


长林麋鹿性,丰草野禽栖。

何人勤在昔,留此待君娱。


林壑气相结,冈峦势不孤。


苔生新履迹,庭敞卧游图。

官授小司空,君曾远戍戎。


野狐秋拜月,塞马夜嘶风。


旧历边庭险,新营竹石工。

遥识炎天爽,幽居惬素襟。
藤萝经暑薄,松竹受阴深。
就榻宜高枕,登台豁远岑。
退食耽清课,幽人乐在斯。
随花闲甃石,就水暗通池。
邀客舒吟啸,呼童具酒卮。
百里何能滞祖鞭,徵书群识汝南贤。
剑关远自七千里,燕市重逢十四年。
清级曹纲新紫绶,遗编蠹简旧青毡。
男子从来志四方,胸含至德已成章。
昔年曾览银台政,今日应为粉署郎。
剑在丰城终变化,珠藏合浦自辉光。
夜亲灯火究遗经,朝列台端近上卿。
岂惜勤劳观异政,要成功业化苍生。
声名渐觉如山重,怀抱从来似水清。
十载寒窗业已成,远携书剑入蓬瀛。
一枝丹桂鳌头折,万里青云足下生。
壮志不随秋色老,恩袍遥映日华明。
身寄黉宫岁月深,六经奥旨足搜寻。
曾闻太乙燃藜夜,因识先生苦用心。
耳目渐知霄汉近,头颅未受雪霜侵。
离歌唱罢上吴船,行李萧萧只旧毡。
已拜秋官经十载,复登云路远三千。
莺啼御苑花迎佩,马度深河柳拂鞭。
板舆迎养日,彩服奉觞时。
春色凝萱树,秋香满桂枝。
昊天何不吊,玄壤遽长辞。
伟哉南国登云士,志气如云孰与同。
五色日边频献瑞,九重天上早从龙。
不夸苍狗斯须态,肯眩奇峰顷刻容。
正喜南官秩任荣,俄惊天上玉楼成。
逍遥一笑骑鲸去,寂寞何年化鹤鸣。
圣主恩深归旅榇,严尊泪尽哭铭旌。
蜀山突兀高嵩衡,蜀江浩渺连巴荆。
储精毓秀产多士,中有孝子璿其名。
方当龆龄家居日,祖母遘疾乖天和。
户部端严秉至公,黄门言论气如虹。
早年郡邑声名重,一旦风云步武同。
环佩清班联玉笋,箫韶大飨锡彤弓。
相知长忆令先人,三世通家复有君。
洒翰墨花翻彩鹢,弹冠行色照青云。
文园不但才情艳,洛下应增纸价新。
楚楚丰仪观国宾,东曹三载擅精神。
一经学问由先世,三语风流冠昔人。
彩鹢蒹葭香浦月,仓庚杨柳凤城春。
远将恩命故乡行,旌节辉煌昼锦明。
大赉有功诸将喜,受封无恙老亲荣。
海天清气三秋景,驿路寒花万里程。
相门才子似君稀,将命南来更有辉。
百万王师供饷足,五千客路拂衣归。
凤毛迎日红云近,马足行空紫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