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明月三五二八夜,春风丝竹管弦时。


若复不饮独归去,空留可怜持与谁。


鸡黍寒家崇汉腊,虹梁晓日艳胡姬。

碎叶城秋起阵鹅,圆花床软动灵鼍。


白鱼本是周王瑞,朱鹭新成汉凯歌。


靺鞨装流征马汗,燕支山照美人酡。

将军不事渔阳掺,伐鼓扬歌朱鹭飞。


白马涛边光景发,朱鸢城下捷书归。


天声并作苍山响,日色中悬赤羽辉。

鸳鸯楼下乌欲栖,玳瑁梁间燕吐泥。


月晕圆随汉东蚌,天河倾向汝南鸡。


万方仪态华镫出,一笑横陈翠帐低。

古树咸原色,繁华大道春。


长风与流水,翠粲复龙鳞。


狐白逢公子,鸦黄见美人。

秦地双崤阻,周王八骏雄。


水流巴子国,山压隗嚣宫。


榆细森关月,梅春袅笛风。

花径入檀郎,君家不可忘。


交精飞过水,反舌唤登墙。


南国明珠佩,东家白玉床。

玉匣鸣琴出,繇来是爨桐。


中含太古意,侧想先生风。


抚罢不成操,知音人已空。

物色归骄虏,蛾眉镇独颦。


迁延上马地,决绝贯鱼人。


觱篥风相切,琵琶语不真。

南征忘苦辛,百万出咸秦。


破竹看崩角,分茅掩沸唇。


箭穿无石虎,车载有金人。

陇右五歧路,梅花寒并飘。


春风上冰雪,人迹澹溪桥。


白破胡天晓,香分庾岭遥。

国事勤玄塞,将军跃紫骝。


都门一发迹,千里去悠悠。


大漠风多逆,长城水不流。

边月散边霜,长城月正长。


狼烟虚远色,驿火断寒光。


北照惟依斗,南临一望乡。

贱妾对流萤,良人备北庭。


金闺淹日月,沙碛动风霆。


去梦萦蛛网,归书暗雁翎。

侬家五柳庄前住。
是个没牵挂耕父。
趁春忙、短笠轻蓑,耕破一犁春雨。

侬家笠泽矶头住。
是个快活煞村父。
几回将、牧笛横吹,声断楚天秋雨。

侬家少室山中住。
是个半鹘突樵父。
蹑苍苔、穿遍疏林,担上横挑风雨。

好把荷衣制。
归隐从兹始。
烟外迷津,云中问渡,桃花春水。

沧江丽晴晖,扬铃出王畿。


双阙望中远,片帆波上飞。


殷雷车马隔,遏云歌吹希。

莼湖何物堪怡悦,与鉴湖境无差别。
诗人胸贮冰雪清,湖边吟作寒螀鸣。
紫莼可羹菰可饭,把茅自足了一生。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
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
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
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
昔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
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
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刀剑作锄犁,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无地放羊马。
东人望归马,马归莲峰下。
莲峰与地平,亦不更徵兵。
城前兵马过,城里人高卧。
官家自供给,畏我田产破。
健儿食肥肉,战马食新谷。
河湟父老地,尽知归明主。
将军入空城,城下吊黄土。
所愿边人耕,岁岁生禾黍。
昔送征夫苦,今送征夫乐。
寒衣纵携去,应向归时着。
天子待功成,别造凌烟阁。
河水清弥弥,照见远树枝。
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
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