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近海高秋蜃气侵,更愁寒雨苦登临。


河山不到一翁眼,松菊相怜百岁心。


把茗欲当陶令酒,闭门聊效杜陵吟。

万里秋深松柏哀,几人于此重徘徊。


入帘西日四山暮,极目长天独雁来。


宿草曾经春露早,寒林已见朔风催。

瑟瑟西风万窍号,危楼盼望意如何。


百年担荷归吾党,一日承欢喜尔曹。


发白不妨人共弃,眼青未许岳争高。

重阳再见此登临,久病翻怜少壮心。


黄叶已寻幽涧落,白云犹闭独峰深。


多餐篱菊宁辞老,细看茱萸又到今。

万方多难此登台,今古兴亡尽客杯。


北郭白梨何地落,东篱黄菊满园开。


人归野渡秋原晚,日入长江霜气来。

东风吹雨过南皋,一片晴云捧日高。


撑栋架楼人力健,敲金持梵谷声豪。


巨灵护我终成住,乘愿同人岂见劳。

萧条人事逢佳节,云净天高景倍生。


落帽几人羞短发,繁霜空自对寒英。


愁飘红叶减山色,爱耸青松听鹤声。

百年踪迹客情悭,占得雷峰一日山。


篱菊饮残陶令酒,茱萸看尽杜卿颜。


死生多故闻秋雁,老大无心卧竹关。

去年此日乱离中,霜叶寒花今又逢。


雁羽不堪穷漠北,戍歌犹是大江东。


烟销衰草横塘静,日照疏林秋浦红。

近海寒花亦未开,故山佳节几登台。


最怜千里同秋色,不共高林倒茗杯。


落日亭亭江路邈,长天迥迥雁声哀。

吴山越水共茫茫,会尽因缘亦自伤。


半榻寒灯风雨旧,一帘秋色梦魂长。


故乡望断空千里,折柬开残但八行。

夕阳斜映菊花开,一上峰头万木哀。


与子更穷千里目,百年能得几登台。

年年此日在高山,更不登临但倚栏。


百岁定知黄菊在,一瓢且对白云寒。


雁辞玉塞空秋草,犬吠霜钟起夜坛。

扁舟一叶向湓城,此日云峰眼底明。


高树鹤疑新箬笠,隔桥人唤旧时名。


茅房五月谷风冷,松径三更溪月生。

闻道重阳白社开,德云不在妙高台。


尽教鱼跃鸢飞去,识得长天秋水来。


贝叶肯和霜叶脱,昙花应傍菊花栽。

尚有孤坟在,空闻松柏哀。


青山怜我瘦,黄菊向人开。


日落大江阔,风高独雁来。

叶落万山紫,披云信短筇。


恰逢重九日,独上最高峰。


海色连秋汉,风声杂晚钟。

隐几朝朝爱翠微,佳辰来醉菊花卮。


千门落照低秋影,万里长云接鬓丝。


击鼓每疑高塔动,临崖方见古松垂。

兰桡东荡曙烟开,菊斝西冲落照回。


夹岸山岚飘几席,绕城波色动楼台。


都人节序遗风旧,词客秋吟发兴哀。

九日江门芦荻秋,登高何似泛兰舟。


城临曲水天河转,地接仙台苑树浮。


佳节壶觞随酩酊,上公轩盖倍风流。

佳节登临感岁华,苍梧云影向秋赊。


高空独鹤翻风去,返照澄江抱郭斜。


南国音书催白雁,东篱归兴倚黄花。

山馆际佳节,川原秋气澄。


白日照禾黍,颇适幽居情。


曳杖登高丘,停车延友生。

霜台对酌重阳酒,同在他乡似故乡。


万里江湖楼阁迥,百年家国鬓毛苍。


鸿飞岂为秋田下,菊绽从知旧径荒。

九日山亭独举杯,盘飧远送白衣来。


乾坤大梦堪高枕,林壑衰年切孔怀。


近水脊令还自得,傍厓黄菊未全开。

绿橙手擘味清嘉,黄菊枝头渐着花。


独坐河亭人不到,一帘秋水读南华。

寒烟幂历暗长桥,几点渔灯趁晚潮。


酤得邻家新酿美,半炉麸炭火亲烧。

吾家才子推灵运,也向秦淮僦舍居。


故国茱萸从插遍,登高作赋已全虚。

尽日凭阑有所思,夕阳不见野艇移。


窗前绿水纹如縠,一夜清霜减旧时。

黄花匝地披如锦,随处游遨。
不用登高。
说着东风便自豪。

落帽风狂,旧来只解龙山宴。
疾驱郊甸。
自有无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