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深处是吾家,饭有胡麻饮有茶。
铛里未能炊一粟,山头学得种三花。
终日飞霙下远空,冷回帘幕怯东风。
瑞香满槛深遮映,怕损亭亭紫锦笼。
绿阴侵坐午窗明,几案书繁倦思生。
喜拆缄题新卷帙,故人惠我见高情。
小圃都无花木名,只栽松竹养馀清。
时时风向边头过,喜听松声又竹声。
清晓鸦啼睡梦间,喜闻飞雪满前山。
揽衣忙作披衣意,不问轻寒且凭栏。
连雨催寒黄著苔,纷然枯叶拥闲阶。
了无春意到梅萼,只有瑞香先腊开。
人情人事拨来无,惟有亲知意不疏。
数幅沓来还一幅,寒温而已作回书。
老来少睡怕房栊,欲睡还休被屡烘。
半夜披衣还打坐,耳边听尽两山钟。
南窗面日北窗寒,终日南窗体甚安。
向道老来惟倦坐,看销一缕篆烟残。
野情漫对三眠柳,幽思空怀九畹兰。
他日倘从春步约,湖边一笑似非难。
老去惟思彻骨清,便无弱水限仙瀛。
士龙犹记当时梦,梦想如今海上城。
坐断天台四五年,居山心迹两超然。
谁能更看纸上语,且守自家方寸田。
薄阴疏雨湿春容,两岸增添绿与红。
短棹悠悠了无事,却怜云水旧匆匆。
十年壮节下清都,鹢首常辞负弩驱。
一棹西来黄篾舫,闸胥指点若樵渔。
书云节物动冠裳,愧我从军乐事妨。
听得邻家响丝竹,壮怀无处不凄凉。
山居终日不开门,室有南窗气自温。
人籁暂休天籁息,月华将冷照黄昏。
地去京华远,年逢旱暵馀。
群胥同黠马,比户甚枯鱼。
煦妪心空切,澄清志莫舒。
江夏门风盛,东吴族望高。
才雄吐白凤,志大钓灵鳌。
昔日参珠履,多年泛碧桃。
太乙祠宫肃,斋居荐至诚。
已将茅缩酒,应用面为牲。
月映金天朗,风来玉宇清。
竹使贪为郡,金门懒上书。
征途沿木合,官舍类楼居。
密叶藏啼鸟,澄潭跃戏鱼。
倚徙白头杖,哀伤赤子兵。
斜封今不用,直指近方行。
商鞅何妨徇,桑羊尽可烹。
树色已非昨,虫声不忍闻。
乱鸦投急景,老树淰长云。
百顷青黄半,一村晴雨分。
云霭冥迷风暴烈,雷霆击薄雨滂沱。
十围大树相随压,百丈神龙竞逐过。
潢潦骤增疑漫海,溪流直立似县河。
昔荀悦有云:“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
”干宝之释五志也:“体国经野之言则书之,用兵征伐之权则书之,忠臣、烈士、孝子、贞妇之节则书之,文诰专对之辞则书之,才力技艺殊异则书之。
”于是采二家之所议,征五志之所取,盖记言之所网罗,书事之所总括,粗得于兹矣。
疏慵旧业大江东,十载雕虫愧未工。
岂有才名惊行辈,徒劳中贵达宸聪。
少年贾谊吾安敢,今日相如事偶同。
磔鼠真惭狱吏词,饭牛甘结主人知。
己无虎头食肉相,聊从兔颖策勋迟。
春风欲动神龙蛰,酒影藏蛇不复疑。
琼瑶满地月华明,寒勒东风过海城。
午夜梦魂清化蝶,蚤春心赏负流莺。
半空台殿疑无影,几处江湖尚有情。
秋入层台引兴微,溶溶霁景动清辉。
烟销碧树黄鹂度,日上丹甍紫鸽飞。
地远极知王事简,昼闲更喜吏人稀。
老柳不多在,故家宁复存。
鼠痴穿败屋,虎玩出平村。
天远楚山秀,浪高淮月昏。
堠碑残字缺,市屋故基存。
榆柳欲千里,桑麻能几村。
短鞭追白昼,疏幕对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