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青藜山馆啖澄江,左手离骚右玉釭。


身作蠹鱼游册府,闲看带草长芸窗。


征南注左甘称癖,圯上传书气未降。

危楼高卧意何如,风雨弥天感索居。


人有静中涵动意,时逢贞下起元初。


平生梦想深饥溺,他日经纶合扫除。

邂逅梁园此俊人,新词络绎见天真。


闲居潘岳犹韶令,执戟扬雄本隐沦。


云水有光供洗眼,林泉何处不抽身。

天地窄。
无处著吟身。
鼙鼓声中人顿老,棋枰换后劫逾新。

高情自爱乐林泉,华屋藏修度岁年。


书简韦编曾几绝,砚盘铁造亦磨穿。


牙签插架封芸叶,银烛临窗散蜡烟。

两崖壁立悬空翠,瀑布千寻落天际。


萧萧碧树已惊秋,矫矫长松不知岁。


素练横江清接天,落霞流绮漾晴川。

白首缁帷不下坛,一编元自足盘桓。


书传绝学虫为篆,家隐名山鹖是冠。


草阁几人题玉笈,竹林诸子荐铜盘。

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


丰姿联璧照江东,都与乔公作佳婿。


乔公虽在流离中,门阑喜色双□□。

澹月疏星,掩纱窗闪烁,今宵难寐。
风雨夜惊,萧萧满院秋至。
当年赋感欧阳,更叹息、无知童子。

梧桐碧影印阑干,娇绿殢人清簟。
隐约帘花乱铅椠。
牙签密护,金题细写,谩得淫名染。

衡门多乐事,何事最相宜。


会意丝桐远,搜神汗竹奇。


圣贤终日对,山水几人知。

当年谢羁勒,一径返烟萝。


散帙娱清暇,鸣弦续咏歌。


广陵传后少,禹穴秘中多。

伯鸾德耀,看齐眉举案,夫妻和煦。
谁识买臣翁子苦,负耒横经如故?挟卷三馀、负薪一束,日日行吾素。
中年当信,苍苍不予误!
可叹十载糟糠,姬姜憔悴,竟下堂求去!转瞬会稽官太守,不是单寒穷措。
青壁。
如此茅檐,如此闲吟客。
四五叶秋声,两三枝秋色。
洗尘襟、尽堪消受,长廊风散微暑。
画中丰度三秋忆,淡囗帽纱衫贮。
天送与。
雾鬓风鬟,憔悴洞庭秋叶。
湘云泪满,点点鲛人血。
缄愁欲寄,去雁远冲江雪。
一夜清溪雨。
已千山、万山黄叶,飘流无主。
何况悲秋人寂寞,那不鬓丝成素。
西河太守称汉室,贤知继踵问民疾。
公家兄弟特过之,竞蜚英声腾茂实。
仲氏视学使豫章,玉策持衡道大光。
怕听他乡金缕歌,新词题到怅如何。
东风有脚留诗住,飞瀑无心送鲤过。
石洞句多惭务观,水亭图寄话东坡。
谁道春酣雨不禁,蒙笼眼色透云屏。
著人花气深于雾,却是三郎睡未醒。
日长偏困校雠人,袖手旁观亦欠伸。
一觉黑甜酣午枕,绝怜识字苦劳神。
不随麟凤谒虞廷,独坐林间味六经。
风叶向秋俱落尽,隔江遥见数峰青。
宫院沉沉日似年,水晶帘卷理遗编。
劝君只看班姬传,莫续胡笳十八篇。
群峰俯清川,空谷多白云。
结屋松桂间,放歌麋鹿群。
朝霏散东崦,夕爽浮西轩。
玉栏长夏金塘里。
轩窗四面荷风起。
菀蒻织花纹。
合欢成被。
铺就鹧鸪单枕腻。
豹髓全融。
乐陵台下看红药。
底处曾相谑。
苔衣掩尽石栏花。
我亦携书作浪游,春明回首几经秋。
长恩不作劳薪叹,万卷先藏对雨楼。
渔洋昔日绘成图,名士题诗织锦如。
今日秋盦重写此,风流何减禹鸿胪。
衔尾车轮鹿鹿催,读书官又出金台。
三千宝册非凡品,海雨滇云万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