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寸桐棺碧岭隈,虞歌执绋有谁来?


毕生俭德家终破,累叶门风首忍回!


受谏君无今日祸,解纷我愧古人才。


伤心已卖田园尽,又为儿孙筑债台。

六旬过二年非夭,老马为驹事可嗟。


快意黄金随手尽,回头白日向西斜。


宣城博进催官牒,蒿里新坟泣暮鸦。

堤有芙蓉沼有蕖,东西精舍直平湖。


市朝间阔聊中隐,山隰横陈岂子都。


杖屦意行非得得,轮蹄心远任区区。

王觐十五载,归来稀旧交。


我鬓昔已华,今兹固宜凋。


去国甫重五,还家倏登高。

花接门园记洛川,明农堂畔识丰年。


自量拾级身犹健,共约楼居意欲仙。


倚槛聊舒千里目,举头应侧万人肩。

老去犹思饮吸川,静中还喜日为年。


艾耆天畀如三寿,谈辨人惊似八仙。

阒寂桐江地,羁栖远客魂。


别家惊节换,此意与谁言。


忽尔声容际,悠然信义存。

往来道路好歌谣,不问南朝与北朝。


但愿千年更万岁,欢娱长只似今朝。

尺素书凭雁足传,侧身吟望楚江边。


关山去我仍千里,风月思君阅二年。


莲幕宦情今好在,莆川春色故依然。

五马风流在,升平笑乐空。


时难寸心异,岁晚一樽同。


画角寒云外,篮舆暮雨中。

天上依然皎皎,人间一别茫茫。
仿佛娄江曾共被,相携共倒壶觞。
转眼青樽红烛,回头宿草衰杨。

自古推同姓,相从弟与兄。


已占东井聚,谁谓泰阶平。


龙友当为首,鹓行近有声。

毕逋枝上晓光和,日日庭闱盼树柯。


风送骊歌惊短梦,云拖鸠雨湿长坡。


母心念子无时足,王事催人不奈何。

岁行析木予去国,鹑尾之年才返室。
东西南北著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


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斯人。

罗浮插天猿昼号,飞步包顶观云涛。


庶几神药两童赐,日暮空叹西山高。


道人航海曾何劳,久将身世轻鸿毛。

人皆有离别,我别不忍道。


惟应付梦幻,事已共一笑。


忆昔与仲别,秦淮汇秋潦。

雁行中断两天分,南浦春声昨夜闻。


池上梦回千里月,山中人隔几重云。


雄文未献河东赋,壮略曾观陇右军。

乡闾风土弟兄居,冉冉年光岁又除。


胜里金花聊共赏,尊中柏叶肯教虚。


居邻碧海三山路,交绝长安七贵书。

避世年来华发侵,秋情旅思两萧森。


虚谈仗马当时事,实负冥鸿万里心。


客里常思陶令酒,愁边几作越人吟。

大地标琼观,真游入翠微。


中天开突兀,半岭度崔嵬。


回见平原绕,低看野气围。

霸主荒坟俯碧溪,夕阳草树冷凄凄。


山泉带雨声何急,流到台前不向西。

古庙空坛枕石城,残碑埋没落花平。


池边何代长杨树,呜咽寒涛作雨声。

谷口花深日欲低,水边村落听鸡啼。


晚山更自多佳气,一带寒烟暮雨西。

两代豪华尽可哀,中丞楼榭故侯台。


多情惟有东流水,依旧声从树杪来。

桃花落尽武陵溪,碧草芊芊岸柳齐。


洞口主人今不在,青山如画鸟空啼。

十里行歌路欲迷,石桥曲径过龙溪。


村翁底事争相笑,驴背风吹白接䍦。

鸿声不到夜郎天,故国音书又隔年。


两地愁心何处梦,长安秋月不成眠。

闲来竹石写幽襟,不独工诗意可寻。


投分自然孤孽好,去藏何止往回深。


寄题北信经三载,客倦南归始一吟。

表里山河季布州,我家兄弟忆同游。


芸香寂寞空青冢,绛帐飘零欲白头。


羁旅即今无好语,登临自古有高楼。

雪苑才人,相门遗笏,海内大宋争传。
犹忆当年宿卫,衣马翩翩。
壮岁诗书频折节,英游把臂满词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