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上元灯火春常在,晴雪溪桥晚更清。


高树悬冰碍攀折,单衣终笑庾兰成。

佳人相照冶城游,桃李风光占上头。


横笛玉箫更凄咽,诗成江令不胜愁。

寿阳宫禁玉阑干,五出妆成额上看。


只恐掖庭春事晚,落花深处不胜寒。

千树琼瑶附一椽,琅邪旧隐小游仙。


于今开落无人问,九里山中生暮烟。

独倚西风醉醁醽,云阶月地几垂青。


破寒岁岁催人老,摇落王家顿有亭。

斜月疏灯照夜珠,淩庐台静长青芜。


销魂缟袂朝元日,不见新词缀石湖。

冷香轻逐晓烟霏,却被野风吹上衣。


恍记重游李供奉,慈恩荒草绿英稀。

几树参差白玉条,山城水驿见舒翘。


年来驴背诗情减,风雪何人过灞桥。

领取清标作散香,小桥流水送斜阳。


南湖荒圃都萧瑟,犹说当年玉照堂。

姑射仙人绝世姿,乱山残雪水边篱。


袁丰但解倾城笑,孤负寒香落酒卮。

陆范风流并劫灰,一枝聊赠见清才。


即今春满长安道,无复江南驿使来。

当年和靖慰调饥,无恙西湖旧宅非。


野鹤不知人去久,天寒犹傍故山飞。

蜀王旧植匝川原,肯为寻幽到水源。


一片芳华楼上月,春来还照合江园。

曾是松林暮憩时,淡妆素服最相宜。


野烟疏月不成片,翠羽无端飞上枝。

飒飒西风起暮鸦,山桥过客乍停车。


野芳憔悴泥沾絮,老木杈枒根着花。


垂敝衣裘贫士感,不分空色梵王家。

隔宵屋瓦响纤纤,元泽阴凝气转严。


道上何人歌白纻,树头残叶冻红盐。


冰消村落迷行径,云拥山家露步檐。

山到虎丘尽,不随江海东。


草荒梅福市,花暗莫邪锋。


栖托旧相得,此行途未穷。

洪乔付托误相思,咫尺天涯两不知。


灯灺每增人去感,酒阑才觉曲终悲。


桃花门旧春相映,香梦衾寒苦卖痴。

张镃当日品花宜,微雪山林野水湄。


背立东风着寒色,不教吹酒上凝脂。

宦海浮沉六十春,归来故里等闲身。


两重黑海风涛恶,一辈青年日月新。


乘兴聊穿灵运屐,科头且脱惠文巾。

长啸西风赋大招,荒坟剥落转幽寥。


魂归环佩西江月,气壮山河大海潮!


奇节竟符天地数,阐幽尤待圣明朝。

孤坟三尺掩蓬蒿,振响西风作怒涛。


绝鸟荒凉埋故鬼,空山恸哭属吾曹。


降藩辱祖生何恋,妃子从王死莫逃。

南郊健步免扶筇,芳草迷离旧径封。


寺外新分一脉水,门前不见十围松!


山僧已死空禅室,远客重来动午钟。

佛光神道两虚无,淘汰将归造化炉。


独有纲常留正气,能令崇拜起吾儒!


漫云唇齿同文国,忍看河山易色图?


父老凋零多白发,犹闻仓葛大声呼。

少年喜结诗文会,胜日同盟香火缘。


忠义千秋悬日月,沧桑一瞥化云烟。


登堂礼乐从先进,入座衣冠尽后贤。

须眉合是玉堂仙,落拓风尘五十年。


不向名场争位置,每逢情种亦缠绵。


萍踪偶亦江干聚,梅信原从雪后妍。

拟祭诗坛学浪仙,欣闻楚客祝遐年。


兴来笔墨多风雅,老去情怀倍缈绵。


晚岁松筠如此健,古湘兰芷不胜妍!


图开百寿才过半,腊尽春回又焕然。

船头饱饭看扬舲,忽作翻浆不反瓶。


万死一生真是幸,九江三峡未尝经。


尚收弃物乾坤大,薄恃阴功祖考灵。

当时指法杳难寻,二十年来枉用心。


却抱孤桐林下去,青山流水自知音。

风卷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


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


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