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偶傍船窗立,惊看雪袂来。


羁怀三月久,欢气一时回。


换米携盐策,延宾举酒杯。

贱子来何时,倏焉戒晨装。


王程难久滞,俯首辞高堂。


哽咽不敢啼,惧我亲情伤。

帝城南下净无尘,夜漏初严第一巡。


禁卫护行分虎旅,牲房传号立牺人。


出门尚觉云随履,归路俄惊月在身。

小驻肩舆野水滨,轻雷将雨酿花辰。


板桥中断春溪涨,竹筏遥呼晚渡人。


云气黑催诗思远,江峰青入画图匀。

东风日夕至,倚棹桐江浔。


淅淅打篷雨,渺然动羁心。


老夫起读易,小儿坐鸣琴。

春风疑不到山城,两月阴无几日晴。


玉历初分试披检,已惊时节近清明。

三十年馀翰墨坛,强颜来作计筹官。


清朝制古班恩厚,冷局人多卒岁难。


吏事不堪诗兴败,公庖无暇晚炊寒。

客里欣逢两状头,东风三日系兰舟。


浙西何处春色好,江北旧家池馆幽。


醉任往来冲细雨,情牵离合付新讴。

紫凤衔书下九霄,君王还念旧宫僚。


春回大地阳初动,日转阴崖雪尽消。


犬马有情终恋主,山林无分又趋朝。

欲济长川乏苇航,屐痕初试板桥霜。


举头日驭回南陆,缩手寒威似北方。


斜压石梁松骨瘦,细攒沙陇麦芽长。

石洞谁穿薜荔封,玄云宫阙远闻钟。


万松风奏笙簧杂,叠嶂天开锦绣重。


久住定应凡骨换,偶来忘却病身慵。

万乘亲耕举盛仪,东都晴日正舒迟。


农分野色随金耒,乐乱春声动彩旗。


扈跸幸叨沾镐燕,纪成谁可续豳诗。

帝子英标仅八龄,书堂新启傍彤庭。


分张彩笔看题字,指点牙签与授经。


侍史换香占昼漏,贵人传敕赐春醽。

白石岩扉锁绿萝,江南佳处此无多。


天晴楼阁雾中见,日晚牛羊山下过。


寂寂古祠依灌木,亭亭枯苇向寒波。

青山绕屋树藏桥,我骑初来亦自骄。


晓日初红寒未敛,冻岚输翠午全消。


白鸥近水如堪狎,黄鹄凌空不可招。

紫盖红旗荡晓晴,銮舆亲迎出宫城。


万年喜兆谐龟卜,一日嘉祥恊凤鸣。


都下人观周盛礼,房中乐奏汉新声。

冠盖追随出练江,山花盈路酒盈缸。


早归肯负王孙草,迟去终怀父母邦。


暂补一番鳌禁直,愁听三叠渭城腔。

客邸瞻云思有馀,忽传门外送双鱼。


正当南北相望处,连得春冬两季书。


千里开缄如面对,一番披读即眉舒。

寓公清致本苕溪,借榻三回听晓鸡。


出韵令严诗律险,弹棋人倦子声低。


清斋坐合金兰契,法从班联玉笋齐。

偶赴前村约,春泥曲巷通。


食便新笋好,饮发旧醅空。


澹月穿云上,青山与客东。

腊药同沾赐,朝回折柬催。


步兵持酒榼,单父下琴台。


病益疏慵态,诗惭侍从才。

岭外花朝花事齐,故人载酒满江堤。


谁知独冒风霾色,千里鸣沙似碛西。

九道河枯古驿迷,春深风砾马频嘶。


故乡此日帘栊暖,尽试轻罗听鸟啼。

月浸仙人掌,云奇帝女台。


清泠花院闭,的皪天宇开。


降鹤通宵警,游鸿达曙哀。

凄凄半月雨。
做尽春愁无处诉。
帘外泼寒处处。

春雨难过时,春耕不可误。
江南苦多霪,河北厌久煦。


地湿易蒸云,土碱能散雾。

已成春雪不成寒,曷救冬旸土暵干。


遇闰直令花再勒,出关谁与柳同弹。


归驮万骑翻红草,旧水无垠没锦湍。

馀腊回春未解寒,严更初为汝花宽。


剩梅数闰开还勒,旧雪除冬落愈残。


冻巷万家炉火绝,废城三苑海波干。

坐觉春阴转北风,换晴将雨去何从。


栖迟一阁山相对,眇窱两沙江更空。


原野泽微才点绿,岭云朝霁不成虹。

便作江湖寂寂看,今朝北海见冰澜。


独留隔岁愆时雪,满落深芦没水滩。


春尚造寒将易暖,树初含绿岂胜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