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居山懒入山,山花山鸟任闲闲。
输君抱病仍扶杖,历尽溪流第几湾。
似此如何得好怀,夜寒泉石亦难谐。
却怜金井桥头影,定是吟诗忆海涯。
雪晴夜半冷云开,缺月疑从匡顶来。
招隐泉边应未卧,遥知两地各徘徊。
雁足先传纸半张,十年窖底伴羝羊。
栖贤门下多龙象,蹴踏都应白玉堂。
累累低冢路茫茫,普雨何曾及大荒。
怪杀羸躯兼善病,竟将草屦试冰霜。
险阻曾经百念轻,半瓢随地足平生。
不须重话尘中路,纵是名山也懒行。
年少探奇逸兴增,杖头常欲上云层。
于今老病居人后,见说峰高便畏登。
山高雾重更多风,到处崎岖路不同。
片石短松须歇足,莫于峰顶哭途穷。
万壑千峰是旧知,此回相见异前时。
寒鸦亦似曾相识,两两飞来低树枝。
偶然飞去复飞还,几见云能离得山。
旧路依稀犹可认,石桥流水第三湾。
纵然小住不多时,好学渔洋七字诗。
闻道攀条催远别,一堂齐唱恼杨枝。
怜才宁忍送天涯,传语儒门郜伯家。
未必深情浓似酒,两行清泪为梅花。
天迥霜高野气昏,放翁清兴与谁论。
似闻断角残钟夜,一缕寒香悄闭门。
光明何处著纤埃,湖树湖烟落酒杯。
好和晋陵游望咏,柳边风信渡江来。
乡情无问江南北,各采芳馨驿使逢。
道上西风秋八月,浪传花信下吴淞。
绿珠绛雪若为情,遥惜秋来太瘦生。
却怪后先夜三五,南枝向暗北枝明。
归鸦没西岭,群壑暧清景。
何处牛羊下,疏树淡无影。
秋光入林薄,野桥秋水生。
不见买山人,山与斜阳平。
崭石赭其腹,峻坂童其巅。
恐是采樵人,斫破秋林烟。
凉云带澄浦,江岸半烟树。
落叶下扁舟,稳载秋风住。
众流自作一门去,老子闲为三峡游。
弭棹初逢云雨馆,转帆便是帝王州。
角声定自与谁语,月色不应无为明。
已作杨花著泥久,无多心事惹愁生。
客中有梦自难成,未了风声又雨声。
二十五声秋夜点,谁人数得甚分明。
木生殊不愿青黄,雨露根深无有乡。
台省从渠登衮衮,未妨老子卧胡床。
灯窗仍有卷披黄,此地重来似故乡。
安得清江都是酒,胜金满屋笏堆床。
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
晚色自佳人不见,青山翠雾碧波中。
渐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风雨结春愁。
意行忽欲江东去,锦帐三分半未收。
吹开吹落本无心,万物自秋还自春。
若把秾花校枯寂,本无诸妄亦无真。
不是春愁减素肌,从来鹤骨可能肥。
便将梦里一般看,恐是幽人作蝶飞。
连日舟横拍岸风,只应身世在疏篷。
旅床独茧皆愁绪,青镜明朝即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