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舞蝶娇春,啼莺促曙。
玉溪曾赋销魂句。
嫦娥衣薄不禁寒,宓妃腰细才胜露。

淡淡修眉,盈盈润脸。
无言恰似筵前见。
花房肯酿蜜脾浓,春衫尚惜檀痕染。

烟螺想髻。
更柳疏枫密,芳思无际。
缥缈空山,可是曾来,瞥见瑶阶仙侍。

仙人学丹井,丹去月华孤。


无复秋风夜,云边响辘轳。

一醮悲前事,三迁训后贤。


即今衣绣日,犹是断机年。


黄鹤瑶池下,青鸾玉座传。

朗月悬西极,高风劲北堂。


云松千尺秀,冰蘖万年芳。


跨凤春情杳,丸熊夜漏长。

公子归来燕燕忙。
也曾惊坐发清狂。
此日楼头双燕语。

病怀悒悒总难降。
理闲情、时寄清商。
花外按新声,偏逢顾曲周郎。

老去求闲计已疏,若寻多事即荆舒。


孤高简澹为三益,淳白清凉共一虚。


有意烟云供眼界,无心鸟雀下庭除。

本自柴门静,谁令种竹喧。


月来将画写,风过引书翻。


默坐雨偏响,闲眠雪易繁。

若木枝头耀烛龙,寅宾先与最高峰。


光明遍照三千界,楼阁宏开第一重。


举目心徵香水海,至诚膜礼紫金容。

江气赑屃如蛟龙,晓风吹落金芙蓉。
神女淩波洗云去,莫为行雨阳台东。
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
丸熊画荻课宁馨。
春暖尚萱庭。
展卷如对环佩,妒煞失巢莺。
十年瞬耳。
桑沧笑裂麻姑齿。
晏子狐裘。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师非寒山子,安得此怀抱?
天机内相会,百体同浩浩。
如适清凉境,大地绝热恼。
鹿门真隐旧知名,藉甚仙郎汉列卿。
归院宫云随玉佩,上堂春酒泛瑶觥。
斗边剑合双龙气,月底箫分两凤声。
寂寂无声太古弦,先天冥会坐端然。
光风霁月从烹炼,春蚓秋蛇共蜿蜒。
生意两间归范冶,广寒平地见婵娟。
文翁兴化重虞庠,古桂萧森覆孔堂。
地走蛟虬翻昼影,壁藏蝌蚪带秋香。
枝头金粟含芳气,叶底银蟾耿素光。
泠泠出山泉,萧萧秋树林。
幽人结茅庵,中有太古心。
霜落空山野气宽,西风向暮渐阑干。
夕阳衰草六七里,无数荒鸦催早寒。
多事空虚闻足音,荒崖无路昼阴阴。
山人相见不相识,借问白云何处深。
夕阳西崦近黄昏,松翠山光化墨痕。
一片秋阴收不住,淡云微雨入孤村。
脱巾独立意飘忽,清泉照神石励骨。
静气不作尘寰春,闲与都梁共明月。
白云滉漾如天河,谁欤抱拙居卷阿。
新月窥人碧山夜,松风袅袅吹女萝。
圣节王春待早朝,御寒裘帽换金貂。
微臣一体覃恩被,愿献春台玉灼调。
铜龙滴漏夜迢迢,阊阖门高雪未消。
青琐朝班臣待阙,官奴红烛烬三条。
绣榻花关,记当日、轻涂嫩洒。
曾有个、蛾眉蝉鬓,低头深拜。
捧砚焚香舒小影,为他题咏增慷慨。
宝莲千万叶,叶叶是如来。
净土社中得,无波水上栽。
根头藏舍利,香气避尘埃。
西垣寂寞今已久,三贤文章凤池手。
朝来不复恋山中,后至傥谁居客右。
华堂刻石映今古,秀句连章动星斗。
安排秀句描秋思。
正沉吟、湘毫欲试。
风前红叶轻于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