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去岁仲冬齐泛艇,戏将联句效城南。


眼前风景犹如昨,又过春光二月三。

此地曾闻控鹤来,三人同礼七星台。


一溪烟雨知何处,满壁丹青翳绿苔。

击汰芋江上,前峰日半含。


山容晴亘翠,水色净拖蓝。


帆饱行偏驶,舲虚坐正堪。

一剑飘零渡五湖,半年踪迹遍三吴。


苕溪日暮愁心远,笠泽天长客梦孤。


旧隐云深寒薜荔,他乡春尽变蘼芜。

天涯休用叹穷愁,得称闲心是浪游。


湖上翠蛾三竺寺,月中青雀百花洲。


囊无重载身何累,交有深知刺易投。

尊前酒尽即他乡,岂为分携始断肠。


失路客身轻似叶,倚门亲鬓白于霜。


归装不望中人产,内顾先营百日粮。

漆灯明灭半无光,断碣凋残字几行。


黄土一抔封马鬣,紫苔三寸锈鱼肠。


月中似听英魂泣,地下难埋侠骨香。

诗寄湾溪老友看,今年结夏择香坛。


约翻莲藏日三卷,愿饱花斋午一餐。


经月应酬抛竹素,暂时功课借蒲团。

六溪疏柳几条斜,不异柴桑处士家。


日午山窗书薤叶,春深江阁画梅花。


邻庄与弟同渔猎,古寺寻僧共结跏。

天际孤舟带雨,沙边竹杖穿云。


村落半藏宿莽,危亭独瞰江濆。

龙门待诏高廷礼,兴到挥毫写山水。

我家有斋名绿玉,斋前种得千竿竹。


君家亦有水明楼,半亩方塘山影流。


君频访我鳌山麓,我每寻君溪水曲。

故人卧病空皮骨,精气销忘神恍惚。


枕上犹于笔砚亲,题诗送我游京阙。


诗来字字皆悲辛,半嗟疾病半嗟贫。

群山既葱茏,诸溪何蜿曲。


孤亭倚高冈,人家荫乔木。


苍松盘路岐,危桥度空谷。

独掩柴门客到稀,临池生纸墨花飞。


主人莫道无相赠,风雨溪山尽带归。

访寺寻僧亦是忙,赏春犹觉少壶觞。


总缘家近溪桥上,来往不知山路长。

满目溪山笔下成,山边山外有溪声。


凭君欲领溪山趣,但向绿榕桥上行。

落尽桃花闭洞门,重来无处觅仙源。


于今又隔千馀岁,知是秦人几代孙。

庾岭曾看雪万枝,生绡今见墨淋漓。


江南多少思归客,莫向天涯笛里吹。

幽居疑是子云亭,水绕柴门昼不扃。


独卧西堂清梦远,春风池上草青青。

一望蘋花十顷秋,阖闾城下久停舟。


除将访道寻僧外,半为真娘住虎丘。

空斋寒夜雨声声,细读君诗欲四更。


十载悲欢灯影里,同游风景最关情。

登楼一望意凄凄,目极遥空白练低。


匹马烟花吴苑曲,孤舟风雨太湖西。


愁中芳草迷三径,别后垂杨暗六溪。

西风摇落正秋天,相对空山意惘然。


竹里孤灯消永夜,镜中华发感流年。


寒蛩古砌啼凉月,小犬疏林吠暝烟。

津亭落木已纷纷,无那离情对夕曛。


极浦风烟随鸟尽,寒潭秋色与僧分。


兰舟独载千峰月,竹杖同扶九曲云。

时事已如此,看君转自愁。


不堪燃桂苦,况抱采薪忧。


药以何钱买,粮应几日休。

佳节逢寒食,孤斋聚德星。


谈应同稷下,会可比兰亭。


粥煮杨花白,尊浮竹叶青。

之子来何暮,相思漫倚楼。


望穷平楚月,魂断锦溪流。


对酒不成醉,看云何处留。

高斋秋气清,残暑坐来轻。


竹外商飙度,松间天籁生。


一杯桑落酒,千载薜萝盟。

千里西吴一骑轻,君行应是我归程。
孤身漂泊辞知己,八口饥寒仗友生。
绕涧松篁天竺路,满湖菱芡下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