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游子魂无忆故乡,一身天地任茫茫。


车前素旐悠扬去,犹带西台御史霜。

抗手輶轩西入秦,蓝田玉折竟成尘。


蛾眉班上应愁看,鸿雁行中少一人。

秦中秋尽法星残,祋祤城头黯淡看。


从此柏台乌不住,白杨风色四时寒。

苕水穿阶草满除,萧然都似子云居。


十年铅椠头堪白,又乞那家未校书。

故人分手惜居诸,幸是天南雁不孤。


益部使星知久动,江头仙艗未堪呼。


碧鸡金马曾题否,洱水昆明可泛无。

冠盖章华光昔贤,郢中春雪敢争先。


乌衣借我称宗老,白首逢君作少年。


才大百篇翻更健,名高一字也堪传。

曾忆东方千骑尊,羡君仍拥五熊幡。


城西渑水能为酒,槛外云山可作门。


避舍盖公应自好,观风季子欲谁论。

白简丹心奉圣朝,犹能清念及渔樵。


即看赪尾双鱼色,至自骢蹄万里桥。


夔子暮云应独袅,蓬婆春雪为谁骄。

官中一范早知名,况复邮筒来往情。


却为青郊深草屩,虚劳紫气枉柴荆。


鸱夷去越从夸疾,鱼舍还吴且自轻。

三径衡门有荷蓑,野情能不避双呵。


使君文逼东西汉,处士山连大小何。


偷暖地棠残紫在,狎寒天竹乱红多。

皎然冰玉见风姿,况有新篇斗色丝。


不尽弇园仍澹圃,为探周鼎复秦碑。


谈温草树寒从破,坐久星河莽下垂。

汝向玄都礼赤文,吾从彩笔睹青云。


渔歌不惜齐南铗,骢步终空冀北群。


諌院世传真御史,陪京人颂大冯君。

十道兵符事更新,少陵歌罢点行频。


那知使者车前泪,转作君王笔底春。


五岭可应任尉戍,三苗今是舜阶人。

急管深杯缓客愁,严霜不傍月华流。


中丞屋上乌能好,御史车前骢欲留。


今去咏何真作柱,古来称傅仗为舟。

揽辔名高九道闻,攀辕人惜二天分。


论才岂必相如似,荐疏空劳北海勤。


骢马风生千里足,神羊霜压五花文。

戟门秋敞集名流,决筴争先第一筹。


地有飞黄空冀北,天将东壁应并州。


千门绮月机初就,百篚丸霜茧暗抽。

空堂卧起倦流莺,郢雪篇来始自惊。


竞渡可应非我意,独醒还见古人情。


尊前续缕忘为客,塞上探符有辟兵。

客有乘骢白玉羁,从天六传下诸夷。


昆池水习三千舰,益部霜驱五月师。


飞檄春农归耒耜,停车夜垒散旌旗。

北堂多媚日,西垄有悲风。


忽睹青鸾诰,双飞下紫宫。


荣枯人理别,生死帝恩同。

为挹三山紫,聊陪一马骢。


峰奇向背日,江阔往来风。


雨色将衣重,霜威付酒融。

京口借名镇,兹游良壮哉。


六朝天北顾,万古水西来。


潮压金鳌小,云低铁瓮开。

死夺淮王胆,生批汉帝鳞。


两朝推父子,万古见君臣。


南浦丛祠旧,东闽汗简新。

柴门厌烦暑,忽有一骢过。


非以清凉地,将无霜色多。


汝为真御史,吾久病维摩。

不妨神武署,重见惠文冠。


起色清时易,归心往事难。


映珠吾愧舅,完璧尔能官。

屈指龙门御,清尊尽日携。


阳春郢里曲,残腊显陵西。


雨色深三楚,霜威净五溪。

黯澹千山暮,凭阑首重回。


虹争汾水上,云拥太行来。


渐老惊先达,多艰急异才。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


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

群峰抱兰若,孤塔界晴空。


未沐菩提雨,时闻薝卜风。


使星聊一驻,佛日暂相同。

向来周柱史,仍作汉郎官。


不尽明光疏,还留启事看。


青云归藻鉴,白日动衣冠。

我从苍梧来,将耕旧山田。
踟蹰为故人,且复停归船。


日夕得相从,转觉和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