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瓶梅映短檠灯,幽兴何人似我能。


枉沐歌词无用处,维摩诘是在家僧。

折来梅与句争清,强和馀音本不能。


欲向都官论一字,略无佳处似诗僧。

移春小槛绿樽前,记得花头数尺圆。


传语郑庄修故事,锦薰笼畔过年年。

瑞香花发去年枝,惬对君家白玉池。


复幕重帘开欲遍,馨香少有外人知。

往日趋金马,中年剖玉麟。


论思贰卿事,歌咏别都民。


久矣穷诸妄,归欤契一真。

家令西京杰,文元圣世贤。


大参名更重,学士集争传。


此道长回首,惟公早比肩。

昔在儿童岁,曾陪竹马游。


芗林叨共席,泛宅幸同舟。


忽忽三年别,堂堂万事休。

忠义云霄逼,声名日月悬。


剧谈风满坐,杰作气无前。


诗酒今彭泽,山林昔辋川。

郑驿留宾处,看花又一年。


香囊依叶密,锦伞向人圆。


子敬新游岱,吾宗复在边。

老为吴会客,耆旧不相忘。


政以牛马走,曾陪鹓鹭行。


千年书穴在,六月镜湖凉。

用舍行藏事,如公世所难。


谁能奉香火,直作挂衣冠。


国论言犹在,宸毫墨未干。

茶山石燥泉亦枯,草树叠叠成樵苏。


天公风雷起挥袂,咳唾急雨纷跳珠。


我诗曾未管窥豹,况有文采如於菟。

家住江源行入海,壮游昔有眉山苏。


却登金山望乡国,夜江光怪惊栖乌。


高才盛年世清宴,归山誓水宁非诬。

漫游选地作重九,焦山佳处曾留庵。


载梦扁舟倏惊起,压篷秋翠堆晴岚。


松寥阁开置床席,持螯呼酒江动帘。

绮席新凉舞袖偏,赏心输与使君专。


螺杯注酒摇红浪,彩扇题诗染绿烟。


一镜湖光开晓日,万家花气涨晴天。

三十馀年一梦同,向来朝士尽沈空。


如今白首趋行阙,不是当年长乐钟。

忆尔曾都将相权,欲将名姓勒燕然。


俱听越石清秋啸,不废东山零雨篇。


卿月暂违双掌露,使星翻傍五湖烟。

江上逢君对莞然,自矜挥手秣陵烟。


两朝倾捧心长赤,八座归来鬓尚玄。


天意笔留常侍在,主恩车借大夫悬。

十年如罄著书忙,此日携书走建康。


蜡屐仍堪朱雀雨,褐衣偏傲白门霜。


穷时荃蕙须防化,暗里骊珠且慎藏。

蓟门车马竞斜晖,投劾何人早息机。


十载春阴留棘寺,九秋兵色避荷衣。


别来天地论心阔,自昔云霄握手稀。

楚天南望鹿门开,急榜眠鸥总未猜。


大泽春云怀璞卧,高江寒月弄珠回。


风尘厚禄多惭色,泉石清时有异才。

故园桑落霜风软,紫蟹黄甘事事丰。


乞得君家刘白堕,步兵明日下江东。

酦醅初绿豆花香,稳胜河东旧索郎。


今夜五更残月色,不须惆怅醉为乡。

祖道春明三载强,宛如苏李赋河梁。


君应食酒谈廷尉,我但登临忆侍郎。


一棹不妨衣带水,九秋谁拂蒯缑霜。

酷暑修途起戴星,恨无鹏翼激鲲溟。


折冲未论攘无敌,假道何妨小勒兵。


试使触铙齐作止,敢言旗帜益精明。

经纶屯难正云雷,误沐恩光玷上台。


报国有心同犬马,和羹无补愧盐梅。


偶持汉节如荆楚,幸会群英共酒杯。

平生多难岂能贤,恩许犹持阃外权。


貔虎幸蒙分壮士,桑榆愧已迫衰年。


枕前鼓角元戎报,帐下更筹契箭传。

昔年班列会京师,邂逅相逢只旧知。


一纪此身浑似梦,中原回首不堪思。


乍欣旌旆来临日,共喜江山适意时。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


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


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

丈夫贫贱相看老,岁寒松柏同枯草。


发愤徒为风雅篇,羁怀又向燕云道。


云中地苦难为情,匹马萧萧事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