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新店南原后夜程,黄河风浪信难平。


渡头杨柳知人意,为惹官船莫放行。

曾看轻舟渡远津,无风著岸不经旬。


只缘命蹇须知命,却是人争阻得人。

自有池荷作扇摇,不关风动爱芭蕉。


只怜直上抽红蕊,似我丹心向本朝。

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


莺也解啼花也发,不关心事最堪憎。

远作分符守,犹为持橐官。


易漂非待煦,自栗不须寒。


发变他年素,心馀即日丹。

病骨岩岩怯早衰,月枝三绕寄身危。


避风宁望鶢鶋享,出卜频遭偻句欺。


烟糁蔽江怀隐伴,雨苗颓垄负耕期。

悲秋葆发生,倦客厌离身。


九奏庄禽眩,千钧楚俗轻。


媒劳伤偃蹇,岁晏恨峥嵘。

宦途滋味饱更谙,命薄于人分亦甘。


两鬓雪霜为小谏,六街泥雨趁常参。


便休禄仕饥寒累,强逐班行面目惭。

吴门吏隐过三年,何事陶潜捧诏还。


步武已趋龙尾道,梦魂犹忆虎丘山。


花开茂苑谁同醉,雪满梁园独掩关。

丙申二月七,是夕月离毕。


春云忽霮䨴,春雨复蒙密。


绵绵殆三旬,不见天上日。

此生谩与蠹鱼同,白发难收纸上功。


辅嗣易行无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


夜长灯烬挑频落,秋老虫声听不穷。

官事何曾晓,闲名苦要签。


大书公吏恐,直语众人嫌。


俸少贫如故,医慵病却添。

吹落清香缥缈风,楼台仿佛水边红。


人间谁是丹青手,画取春湖细雨中。

短策何由去,长须唤不来。


诗今如此少,门欲为谁开。


净几尘飞尽,寒窗雪自堆。

春意方回腊,梅花又满枝。


自怜为客久,颇恨得君迟。


涉世身犹尔,攻愁酒若为。

比邻星散绝经过,四壁寒光渺渺波。


私畜牛羊刍牧少,官仓鼠雀稻粱多。


西风布被耽朝卧,残月松窗衍夜哦。

云暗湖村水漫沙,秋堂萧飒类僧家。


聪明比旧堂堂减,老懒随年数数加。


风扇未愁蕉破叶,雨房偏恐稻伤花。

秋早耿不寐,起视天苍凉。


鲜霞凝高宇,随日赋采光。


露气浮草木,流润及衣裳。

薄暮及东泛,眼豁连胸臆。


净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

沙鸟与山麋,由来性不羁。


可凭唯在道,难解莫过诗。


任笑孤吟僻,终嫌巧宦卑。

承时偷喜负明神,务实那能得庇身。


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

赋罢清都白玉楼,不知何事复阎浮。


琴弹十二栏杆月,酒洗三千世界秋。


绛阙瑶台知有路,空青水碧若为求。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
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

江南子月已春回,一日堪倾一百杯。


朝饭太牢□□□,□窗西子月中梅。


闲心自得无穷趣,老气犹夸未尽才。

一昨悬车后,蹉跎又五年。


常书乞米帖,犹费买花钱。

磊落终休矣,艰难晚见之。


罔知当世事,殊悔少年时。

一夕五七起,起辄搔我头。


明月挂檐前,独饮凭危楼。


清晓上参井,黄昏移斗牛。

一日无酒饮,一日意不乐。


一夜无酒饮,一夜睡不著。


后生殊未知,老人今始觉。

一半溪梅点绿苔,妖红移向小桃开。


稍晴欲暖春犹嫩,解赏能吟客肯来。


少顷焉知千万古,吾曹难少两三杯。

人因雅俗分高下,同是园林兴不同。


时觉燕莺相尔汝,焉知蜂蝶有雌雄。


岂惟酒可兼诗可,常在花中与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