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出门天地望中宽,马首浓迎著色山。


诗句满前无可道,恨今不复见闲闲。

怀抱秋来强自宽,相逢赖有旧青山。


郊原雨后堪图画,句引诗人兴不闲。

马斛山如戏我前,双飞蝴蝶来青天。


一曲泬㵳人不和,自歌自拍安期肩。

万青一色拥柴门,九曲六流同绕村。


山水不知行客老,年年芳草游王孙。

白云洞口上唐村,似有唐尧旧俗存。


凿井耕田忘帝力,十家鸡犬共篱门。

独步溪头夜初寂,扫空尘念心清凉。


月明眼底见秋色,境静鼻根闻桂香。

属国归来重列卿,杨家金穴旧知名。
似传重订冰山录,那得长谣颖水清。


仙仗入,箧书倾,空令请剑壮朱生。

群彦英英祖国门,向来宏长属平津。
临歧独下苍生泪,八百孤寒愧此君。


倾别酒,促归轮,壮怀枉自托风云。

卅载龙门世共倾,腐儒何意占狂名。
武安私第方称寿,临贺严装促办行。


惊割席,忆横经,天涯明日是春城。

三复遗诗有订顽,月中颜色见松关。


头颅本自成三极,嘘吸犹堪塞两间。


老至不知何岁月,古来无恙此江山。

千峰赊月饱清真,到处风花对赏新。


菊径岂无莲社酒,远师当与长官亲。


经纶谁试期年手,著述空嗟百代人。

衡山西游何时还,暂寄渔蓑水石间。
又恐风吹江日残,扁舟打落芦花湾,教儿且筑大云山。

登高未必高,老脚且平步。


平步人不疑,东西任四顾。


岂无见在心,何必拟诸古。

知暮则知朝,西风涨暮潮。


千秋一何短,瞬息一何遥。


有物万象间,不随万象凋。

一碧光横南岳前,灵坛秋玉青相连。


道士来携三尺木,高山流水一声弦。

朱陵我居青玉坛,五岳虽雄无此山。


钟期老仙还未还,高山流水我须弹。

白雪阳春谁会弹,莫愁天下赏音难。


江门夜半看明月,想到朱陵青玉坛。

江云欲变三秋色,江雨初交十日秋。


凉夜一蓑摇艇去,满身明月大江流。

平地工夫到九层,不如那个主人能。


他乡消息无寻处,去问嵩山戴笠僧。

高浪张灯何处船,客边风雨夜如年。


行人自有明朝路,莫遣阴晴不属天。

孔君一月二十九日醉,太常一年三百五十九日斋。


人生百岁驹过隙,直与外物劳形骸。
君非太常何用尔,监祭有令时当差。

昔闻红桂枝,独秀龙门侧。

越叟遗数株,周人未尝识。

平生爱此树,攀玩无由得。

薤叶长寒,桐花又发,萧郎独自伤神。
百种凄凉,画帘微雨黄昏。
生绡一幅娉婷影,对银屏、疑梦疑真。

十年南北复西东,万里乾坤走断蓬。


燕子不来春淡淡,雁行空过雨蒙蒙。


故园花柳依然好,瀚海风光却不同。

谁念天涯久倦游,可堪回首又惊秋。


登高极目莫云碧,衰草荒山不尽头。

自觉筋骸老渐顽,曾经坚脊度危关。


清霜烈日留身后,秀气春风拂坐间。


自有颓波如底柱,莫教秋色避南山。

旧事荒凉不记年,残篇收拾倍悽然。


西风叶堕梧桐后,山月寒生霜露先。


数历艰危馀老病,不堪绍续托林泉。

淹留江海惜精魂,且喜今朝获旦昏。


岚影鹤声新耳目,竹林牛火旧寒暄。


一天风雨沉山阁,万古云烟锁石门。

陆墓山边庐舍外,小桥横跨通津。
田家三五自成村。
鸦争邻屋树,犬吠隔溪人。

膏环粔籹贺堂成,几日新邻便有情。


谁说海鸥心迹异,两无虞诈不须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