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冬寒衣一称,朝饥酒再巡。


老叨儿女惠,粗足渔樵身。


幼安恬遁野,子鱼惭要津。

元王溷大历,矫矫独杨公。


所以白麻下,弇然素丝风。


驺呵京兆削,粉黛汾阳空。

何由贡禹冠,寂寂向空弹。


薇蕨尽堪饱,薜萝殊未寒。


将无弋腐鼠,谓欲饵鹓鸾。

东京昔云季,贤哲亦憧憧。


少犹慕党锢,晚则趋中庸。


吾爱黄叔度,世矜郭林宗。

阿游踞东阁,赣君谈坐隅。


小生乃相吏,苟出当非夫。


感慨事已往,功名人自愚。

右军本清贵,暮年厌时私。


偶闻远游讯,遂结良常期。


峥嵘破羌帖,掩抑誓墓辞。

知已世不易,知人吾亦然。


方共东山隐,甚谓安石贤。


物议善翻覆,时情多变迁。

此身犹健在,归计日萧疏。


尔挟轩皇问,吾安汜胜书。


闲真爱罗雀,懒至怯烹鱼。

礼乐皇舆远,恩波圣德长。


只今连帅地,自古逐臣乡。


水驿鱼羹美,山田穄饭香。

五十俄加一,萧然两鬓丝。


山城催暮紧,地僻受春迟。


罢吏无馀牍,挥毫仅小词。

好作山僧拟,其如霜鬓毵。


升堂无法说,退院少机参。


草色深趺坐,花阴静步檐。

薄有澄清志,犹疑节制非。


一城如斗大,三户似星稀。


返照松筠妩,初晴笋蕨肥。

马纵知严解,鸦归觉讼虚。


放衙居士服,隐几道人书。


市远沽无酒,池清钓避鱼。

事违难喜事,身退转怜身。


酒盏从他负,医方稍自亲。


偶穿苔际屐,时倚竹边纶。

何山能小鲁,此地亦东秦。


不尽褰帷色,犹馀抱案身。


微名宁碍世,薄宦转关人。

罢案无他事,行行自灌畦。


千山来拄笏,一鸟过支颐。


风雨春时变,云霞晚更移。

战地穷胡粤,谋臣出汉廷。


乱离人厌日,疏放客能星。


禄薄凭相弃,歌深且自听。

驿使书相问,愀然不可禁。


吞声微禄过,削迹畏途深。


主父千金口,龙阳百岁心。

塞垣摇白羽,京辇斗黄金。


亲计难归拙,君恩畏转深。


一生垂失路,万态总违心。

湖海频惊信,乾坤可置身。


且谋今日酒,能保异时人。


骨肉名空在,田庐迹已陈。

滴雨过深睡,浑迷午候长。


宿鸦为暝色,收霓更斜阳。


静得琴书理,明添竹树光。

一雨夜来足,添衣身转轻。


浊醪生睡理,修竹韵书声。


少事人方贵,无营意亦平。

向来学痴儿,痴儿只了公家事。
晚岁学愚公,愚公日作移山计。


有官不作山不居,自言可免愚与痴。

远信来时岭峤春,浮家已在浙江滨。


更传赣水方虞寇,须向闽山与问津。


万里归来寻乐土,千岩好去作闲人。

峤南江北本来同,往返纷纷一梦中。


旧事销磨那复有,新愁缭绕亦成空。


天边山色浮浓翠,溪上云光拂淡红。

道妙观来物物通,武夷仙境幸相逢。


溪流玉雪三三曲,山锁云霞六六峰。


去路归鞍方眷恋,淡烟疏雨正蒙茸。

寻盟访鼓山,风物宛如昨。


山中有开士,弹指成杰阁。


应真飞锡来,一一得所托。

宿雨乍开霁,新旸倏飞升。


峤南瘴毒地,乃尔气候清。


束装遵陆途,夹道松林青。

风雨萧萧作晚凉,山城松桂发天香。


兰汤沐罢尤清快,一枕江南归梦长。

追陪杖屦极幽寻,共宿精庐上翠岑。


凤鸟不来空碧沼,仙人已去得黄金。


月林散影琼瑶碎,烟水澄光组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