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汉水碧于天,南荆廓然秀。


庐罗遵古俗,鄢郢迷昔囿。


幽奇无得状,巉绝不能究。

坐来斋阁欲清心,忽对名香到夜深。


已似古人频扫地,更无俗客共鸣琴。


暖烟盘曲丝萦碧,细屑圆成箸削金。

平明阊阖露华晞,六服怀琛候紫薇。


岛虏行成祈北面,蕃臣重译到西飞。


清风绝塞尘沙净,赤日扶桑燧火微。

巨筏连云尽度辽,纷纷乞命候封轺。


单于剺面思归国,赞普输心愿入朝。


九塞军容销战伐,八方民力谢征徭。

露布风驰入紫宸,何人第一画麒麟。


双旌出塞元飞将,一柱擎天自老臣。


突兀燕山铭处石,纵横辽海战时尘。

一鼓居延万甲驰,风雷摇曳助搴旗。


天骄胆落犁庭夜,日逐魂销度漠时。


朔雪顿随騕袅净,阴风旋挟虎狼移。

清秋辽左阵云寒,伐鼓吹笳上将坛。


乍见嫖姚屯细柳,俄传都护夺皋兰。


千樯触浪长鲸碎,万弩乘潮巨鳄残。

飞骑纷纭易水傍,羽书题处笔如杠。


月支故主仍修贡,日本残兵尽乞降。


鼙鼓渔阳空大碛,戈船鸭绿静长江。

五载干城急上材,传呼中令出蓬莱。


长缨北系名王去,大纛南俘叛将来。


净扫烽烟张掖郡,平销云雾赫连台。

十万材官奏凯旋,天威如电扫祈连。


穷追冒顿萧关外,尽缚中行汉殿前。


宿雾三河沈剑戟,新霜六郡洗戈鋋。

搆亭新著静观名,别酒逢君两度倾。


鱼鸟自循飞跃性,湖山应识滞留情。


花知爱客偏含笑,蝉为催诗巧送声。

官左宁须怨业儒,乘田委吏是师模。


心驰天柱春回柳,身谢京尘水到湖。


阅世却留双眼在,买山真笑一钱无。

胄监三年录腐儒,宫墙仰见圣规模。


忙来行李轻千里,老去烟波负五湖。


礼乐河间疑可复,文章西汉岂终无。

长笑江都老一儒,西京应不乏师模。


春风只眼还荆楚,襄汉澄源异鉴湖。


醴酒敢期今日设,莼羹宁患此时无。

冰花消尽柳条新,好友相看别意真。


分署才名归汉吏,擅场诗律似唐人。


钟山到日遥瞻斗,秀水经时剩得春。

调鼎应须几弹金,蜜脾先沁玉容深。


寒香瘦影无寻处,忽在诗家晓镜心。

忽忽沧洲子,京华两见秋。


望尘惊市陌,听雨忆江楼。


白发欺谁老,黄花慰客留。

玉节朝辞出凤楼,朱旗遥映塞垣秋。


宁边旧属西台重,当宁今无北顾忧。


铃阁春风闲卫戟,海山晴日动轻裘。

赵括痴儿漫喜兵,他年自料困长平。
将军各有万人敌,下士难先二子鸣。
卢骆杨王何足算,江黄六蓼岂劳征。
粤藤玉板泽于脂,歙婺隃糜理胜犀。
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
泉南南浦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梅雨晴时荔子丹,绛囊青幄共檀栾。
按图读谱尝珍品,大胜关西苜蓿盘。
解知身世两鸿毛,肯羡一钩连六鳌。
有口惟宜醉醇酒,时时痛饮读离骚。
看罢吴山看越山,一帆千里玩风澜。
令人颇忆羊裘老,为钓桐庐七里滩。
君房言语妙知名,元凯春秋癖已成。
作者风流公莫让,要令江海听文鸣。
卷中识尽古来人,笔下文章日日新。
万里从亲海边县,要令南国见麒麟。
瓯闽接壤气多同,只恐泉南有飓风。
撅虹见时定翻海,御寒裘褐要重重。
湖海多年别,衣冠此夜俱。
可因同绿醑,更复唱骊驹。
去路青山外,层城白雪初。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